第二十一章:(2 / 2)

微博与我们交流啊。”

叶长安的寥寥数语,不仅展示了个人风采,更在无形中拉近了与观众的距离,为后续的较量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叶长安回忆起在军中查阅的资料,提道:“我记得有个地方被誉为英雄村,那里的民兵曾以奇谋屡建战功。”

他又补充:“而且我上网查过,那里离齐鲁影视城不远。”

“派人去找这个地方,与村民协商,签订协议,允许我们在那里拍戏并居住。饮食、拍摄全在当地解决,当然,我们会支付相应的费用。”

“接下来,根据这份建筑设计资料,我们需要搭建的场景,比如根据地、敌军聚集点等,都得着手建设。”

“演员的选择至关重要,演技必须过硬,风格也要独树一帜。”

叶长安递给沈铃一叠资料,沈铃仔细记录下来。这些都是为新剧《番号》所做的前期准备工作。

自从《八佰》之后,叶长安一直在为此忙碌,现在终于可以付诸实践。

“本想利用这个下午带你出去走走,没想到会有这么多狗仔。”叶长安略显遗憾地说。

长时间的忙碌后,叶长安原打算抽空与沈铃轻松一下,不料饭后又谈起了工作。

沈铃以温柔的目光回应:“能和叶总共进午餐已经很开心了。”

“但别担心,总有解决的办法。几天后,演员一旦选定,我就要前往齐鲁拍戏。到时候辛苦你在这儿坐镇,等戏拍完,你再到齐鲁,我们可以一起享受乡村风光。”

叶长安突发奇想,觉得记者应该不会追到齐鲁的乡下去。

他出身军人,对于打游击可说是轻车熟路。

“好主意。”

沈铃的眼中闪烁着期待,作为一个都市长大的女孩,她同样向往大自然。

“那我们现在回公司吧,有些事情我需要宣布。”

叶长安起身,领着沈铃离开了酒店。

“这些记者真是耐心十足。”

刚出门,叶长安便注意到有些记者在附近徘徊,试图捕捉目标。

“低头。”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