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家伙,他不在京都三年,倒是神气了不少嘛。
还真是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了。
郭宝坤上前,直接从那书贩子之中将那本金瓶拿了起来,高声道:
“诸位,在下郭宝坤,家父官拜礼部尚书,在下不才,却也是宫中编撰,郭某自幼习文,最重礼数。”
“诸位既是读书人,更应诵读圣贤。”
“这等污秽杂书,有辱斯文啊。”
“依我看,这本,还有这什么红楼、西厢、牡丹亭什么的书,就都禁了吧。”
郭宝坤说着,更是将书贩子面前的书箱全部打落在地,满脸嫌弃的踩了几脚。
说着更是超乎着身边的护卫道:
“把这些书当众撕毁,以儆效尤。”
看到这一幕,李承言皱眉,周围已经围观了不少群众,问道:
“就算是要禁书,也得通报京都府衙吧,他不过一个小小编撰,能当场决定这件事?”
“而且这么多人聚在一起,城防军那边就没动静?”
旁边看热闹的人并不知道李承言的身份,但看李承言衣着华丽,便也如实相告,
“公子不是京都人士吧?”
“怎么说?”
这话一问,李承言就知道其中有东西了。
仔细回想,以前他倒也经常偷摸出宫。
但那是偷摸的,做的事情其实也并不算出阁。
像郭宝坤这样的,仗着自己的身份仗势欺人,那更是不敢了。
他要是敢这么做,回去之后,柳如意的鞭子就已经等着他了,而且还可能面临着庆帝的责罚。
所以
以前他还真没怎么和羽林军打过交道。
那人如实道:
“如果您是京都人士,怎么可能不知道这其中的规矩呢?”
“这位郭少,不仅是宫中编撰,曾经更是太子伴读,父亲更是礼部尚书,这等身份的人物,说禁书,那不还是一句话的事嘛?”
“至于城防军,那就只是负责善后罢了。”
“倘有受伤的,替伤亡的人找个大夫,死人的话,收个尸,再上报府衙,如何定夺还是得听上面的。”
听完这些,李承言顿时皱眉。
这点和王启年说的差不多,但现在他亲眼所见,却发现当时王启年轻描淡写的几句话,其中却是这般复杂。
“那倘若发生冲突了呢?羽林军不是负责京都安宁吗?”
“发生冲突他们也不管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