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四章 边打边谈(10 / 11)

邓小平决定立即发动上党战役,给蒋介石、阎锡山一个迎头痛击,以配合渝城国共谈判。

刘伯承抓住史泽波军孤军深入和守备分散的弱点,准备了晋冀鲁豫军区3个主力纵队和一部地方部队,计8万余众的优势兵力待命。计划以主力部击破分散守备的史部一部,而后夺取长治外围各城;同时以大部兵力专打由长治出援的阎军,并乘胜夺取长治城,另歼灭来自太原、平遥出援的阎军。该计划经上报延安并得到了在渝城谈判的[***]、周恩来的最后批准。刘伯承说打就打。9月10曰,战斗正式打响。经激战10曰,晋冀鲁豫军区部队先后攻克了屯留、潞城、长子、壶关,全歼了长治外围各城阎守军7000余人。但由于史泽波十分狡猾,两度出援即迅速缩回,刘邓无法完成歼灭计划,即开始实施第二步计划,利用阎锡山轻敌和救援心切的心态,至10月6曰止,歼灭间军援军互。8万余人,并于10月12自全歼弃城逃窜之敌,活捉了军长史泽波、是役,晋冀鲁豫军区部队取得了以伤亡4000人的代价,歼灭阎军11个师及1个挺进纵队,共3.5万余人,缴获山炮24门,机枪2000余挺,长短枪1.6万余支的胜利。

消息传到渝城,蒋介石吃了大亏还不能发作,为了逃避舆论谴责,他把战争责任全推到阎老西身上,说此事是间自作主张所为,“中央”并不知道。阎锡山更是吃了哑巴亏,只好自认倒霉。

上党战役直接影响到渝城谈判,战役中蒋介石因对此战存在极大幻想,所以迟迟不肯在已经拟就的已经基本达成协议的(会议纪要》上签字。他企图以战胜之力压迫[***]作出更大让步。然而事与愿违。10月6曰之后,当蒋介石得悉战况不妙时,再也坐不住了,赶紧派人到红岩村与周恩来联系,表示要尽快在协定上签字。这里应了刘伯承的一句话:“我们这里的仗打得越好,胜利越大,[***]在谈判桌上说话就越有力量。”

蒋介石摘“桃子”在山西吃了亏,但在他数百万军队中算不了什么,何况被歼灭的只是阎老西的晋系杂牌军,无伤其大体。10月13曰,《双十协定》墨迹未干,蒋介石又向各战区发出密令。指出:查抗战胜利,曰寇投降,亟应从速建设以完成大业,乃歼匪竟乘机侵入城市,破坏交通,企图破坏统一以遂其割据之阴谋,若不速予剿除,不仅八年抗战前功尽失,且必遗害无穷,使中华民族无复兴之望,我辈将士何以对危难之同胞,更何以对阵亡之将士?贵长官所部自抗战以还,迭著勋功,党国作为长城,中正尤寄厚望。此次剿共为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