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融资博弈(1 / 2)

据我所知,已有七家企业意图投资这家公司。

其中不乏行业巨头的身影。

我审视了我们公司的财务状况,融资金额并非难以逾越的障碍。

但我们的规模较小,业务较为单一,与真正的行业巨擘相比,差距显著。

若要成功融资,我们必须发掘他们未曾触及,且足以触动对方的点。

否则,我认为我们应调整思路,转而探索其他企业的合作可能。

秦长安默默点头,这与他的判断相符。

饿了没的潜力不言而喻,若非挑战重重,秦长安也不会斥巨资引入投资高手。

目前,饿了没所做的就是比较与权衡,评估利弊,计算与哪家合作能获取最大利益。这利益不仅限于直接的经济回报,还包括投资方的规模优势及长期合作可能带来的持续影响。这种持续性效益是企业成长的关键,也是大资本带来的自信。依托大资本,投资者信心倍增,股价也随之攀升。嘉兴公司当前无法与大资本在这方面相提并论,更何况嘉兴主打娱乐产业,而饿了没则着眼于互联网领域,两者业务关联性不大,构成了嘉兴的一大短板。

杨蜜自然明了这些道理,她双臂交叠,言辞坦诚:

既然大家都认为我们融资饿了没的希望渺茫,秦总为何还要考虑投资这家公司呢?

在公司场合,她选择用职位称呼,保持专业。

要争取到饿了没,要么找到打动对方的独特之处,要么以雄厚资金展开价格战。显然,后者对嘉兴而言并不可行。

林青竹在讨论间隙提交了总结报告。

报告已整理完毕,公司背景分析亦包括在内。坦白讲,以我们现有的规模,收购饿了没几乎不可能。建议两位考虑其他企业。

决策权终究在老板手中,作为员工,提供意见即可。

林青竹离开后,杨蜜略显懊恼。

宝宝,你提出这个计划定有深意,但我实在想不出你有何良策能打动他们。青竹的分析也表明,我们公司目前的规模想要说服他们,无异于白日梦。

秦长安面容平静,胸有成竹。

办法自然是有的,但需要蜜宝你做出点牺牲。

杨蜜诧异,难道要她亲自出马?

你的意思是让我施展美色诱惑?

她挑眉反问,秦长安连忙摇头。

别胡思乱想,我怎会舍得让你受委屈?

杨蜜恍然大悟,拍了拍自己的额头。

我怎么会想到那上面去?真是太笨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