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因某位明星而追剧,更注重剧种而非演员。
听完秦长安的分析,杨蜜释然,认同了他的策略。
……
嘉兴初建,亟需佳作来证明其选角与项目评估能力,签约艺人不多,签约即有机会露面,大公司虽有保障,却未必人人得见天日。
杨蜜行动迅速,“我们不妨借此机会,多推几位自家艺人。”
“此剧启用新人,何不将这些角色留给自家艺人?比如陈赤赤,非常适合曾小贤一角。”
“如需,我们可以增加投资,剧组应不会拒绝。”
小制作常被大公司忽视,投资谨慎。嘉兴此时介入,利用大公司弃置的资源,既无人竞争,又为艺人铺路。
“蜜宝,觉得如何?再塞一人?”
“一人?不,我想让所有签约艺人参与其中!”
小打小闹非他所愿,全员上阵方显气势,也为后续剧集避免换角尴尬埋下伏笔。
杨蜜原以为一人足矣,未料秦长安志在全局。
“连胖迪也要加入?”
秦长安点头。胖迪的加入能提升剧集知名度,一线明星的加盟利于议价。
“还有其他剧组的剧本,要不要考虑?”
这些项目几个月后开拍,时间上并无冲突。秦长安审阅后摇头,皆为名导手笔,剧本却不够硬核,改编自热门小说,若处理得当,必能大卖。小说自带粉丝基础,改编成功,收视无忧。然,改编不佳或特效粗糙,亦会招致原著粉不满,损及演员形象,秦长安不屑为之。
杨蜜恍然大悟,秦长安的考量更为深远。
“明白了,我们就按计划行事,全力推进嘉兴艺人加入《爱情公寓》剧组。”
秦长安颔首,“同意,按原计划执行。”
嘉兴资金充足,投资不在话下。每位艺人的150%回报率,周期虽长,却伴随着咖位的显著提升,未来合作的回报率只会水涨船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