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仅仅是言语上的对抗。”
老虔婆无疑是非常难以对付的对手。
然而,无论你如何应对,她似乎都能占据上风。
但这个老虔婆,也并非没有软肋。
她的软肋就是贪图享乐,最为恐惧的便是被遣返回乡下。
从五十年代开始的农村集体生活,那真的是艰苦卓绝。
在这个城市里,有秦淮茹的照料,她整日过着优哉游哉的生活。
每天醒来便进食,吃饱后便是在大院里散播各种闲言碎语。
尽管吃得并不好,只能吃窝窝头、玉米糊这类食物,但至少是有得吃。
要知道这个时代的农村那是真正的极端贫困。
农村的人们连窝窝头和玉米糊都未必能保证每天都能吃到,很多时候都是只能吃红薯渣。
或许很多人都不知道红薯渣是什么,认为那不过是将红薯切碎了做的。
实际上红薯渣是在制作红薯粉后剩下的残渣,在后世那是用来喂牲口的。
但这个时代,却是农村人的主要口粮之一。
很多人看四合院,都以为那个时代的人们都和四合院里的人差不多。
都是窝窝头、玉米面之类的食物。
然而,四合院里的人们在这个时代来说,绝对是属于上层社会。
大院里的人大部分都是工厂的工人,那个年代的工人,那是真正的主人。
地位高、收入高,一个人的工作就能养活全家老小,还有分配的房子,定额的粮票,一个月几十块的工资也是相当的可观。
他们的身份地位放到后世基本上都可以算是四九城里面的中产阶级了。
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后世四九城中产阶级的收入和生活,也就知道他们和同时代农村人的差距了。
就像家有儿女当中的一样,很多人即便是过了二十年也达不到老夏家零几年的生活。
真正贫困的还是广大农村的百姓。
那是真的又穷又苦!
辛辛苦苦一年到头一顿饱饭都很难遇到,至于吃肉,那更是奢侈无比的事情。
至于钱,农村人可能一年都赚不到几十块。
和剧中轧钢厂的这些人根本就没办法比,一个天一个地。
说到底其实当时的生产力低,整个社会都穷、都苦,但即便是穷、即便是苦,那也是要分等级的,工厂里面的工人日子还是不错的。
贾张氏对农村的情况当然是一清二楚了。
她打死都不想回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