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七章 洪武四年,胡惟庸为相(2 / 3)

地里刨食的老徐家,摇身一变就成了书香门第,那得是多大的荣耀!宋夫子说了,咱家鼎臣很有希望!“孙儿,尽力而为!”徐鼎臣拱了拱手,虽然年纪还小,居然也有一股落落大方的风度,可把徐爷爷和徐爹爹都乐得眉开眼笑,一想到老徐家的光明未来,整个人都精神得如同打了鸡血似的,不用喝酒,好像就已经醉了。“敬秦大人!”徐鼎臣的父亲已经有了数分酒意,眼睛迷离地站起身子,满脸激动,对着县衙的方向遥遥举杯,然后将一杯酒泼在地上……“爹!你干嘛呢”一个清脆的女声响起,埋怨道:“秦大人还健在呢!哪有你这样的你喝太多啦!”啊!脸色黝黑的憨厚汉子愣了一下,顿时醒了酒,满脸都是懊悔惶恐的神色,反手就给自己脸上打了一巴掌,连连叫道:“糊涂了!我这真是糊涂了……真该打!”“农闲了,也少喝点酒!”徐老头的好心情被这个糊涂儿子搅了几分,皱眉道:“芸娘,你扶你爹进屋休息,可别隔这丢人现眼了,这要是被左邻右舍见了,打他一顿鼻青脸肿,那也得受着。”现在在淳化县,秦枫完全是神明一样的地位。甭说是县衙上断案几乎言出法随,哪怕离了县衙,在每个老百姓家里,也绝不敢有丝毫不敬之处。每个人心里都有杆秤,淳化县现在能有这么红火的日子,全都是因为秦大人。“好。”那个约莫十六七岁的姑娘点头应了一声,跟弟弟徐鼎臣一起,左右搀扶着醉醺醺的老爹,往屋里走。而徐老头望着这一双孙儿孙女的背影,手捋胡须,露出欣慰的微笑。待明年,芸娘出嫁,鼎臣再中了秀才,老徐家的日子,谁不羡慕啊芸娘的婆家已经定好了,就在淳化县毗邻的**县,对方也是知根知底的好人家,男方比芸娘大了三岁,是本本分分的庄稼人,算得上门当户对。明年,老徐家双喜临门呢!正盘算着喜事儿,徐老头目光一凝,先是晃了晃脑袋,确认自己并非喝多了,然后才站起身来,诧异道:“这不是……”“徐爷爷!”来者是个浓眉大眼的青年,一身的风尘仆仆,见到徐老头,声音先哽咽起来,断断续续地说道:“我、我娘生了病……郎中说,病得很重……”三言两语,徐老头倒是听懂了。这青年正是芸娘说的那个婆家,此番前来,恳请芸娘能够早点过门,用古老的“冲喜”的法子,或许还能让他病重的老娘情况好转。遇到这档子事,对方的急切可以理解。好言劝慰一番,先让他回去,老徐家却是犯了难。按说,现在天寒地冻的,可不是嫁女儿的好时令,但对面也的确是事出有因,倘若生硬拒绝,以后芸娘嫁过去,可别埋了根刺,那反倒不美。思前想后,难以决断。按照淳化老百姓最近两年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