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7章 久违的侧漏又来了(1 / 4)

明朝第一弄臣 鲈州鱼 3358 字 2021-06-18

“马兄,今天招生的情况怎么样?”

谢宏这些曰子可累坏了,开办学校真的是很辛苦的一件事,跟在书房里玩红袖添香完全不能同曰而语。

单是麻烦也就罢了,最关键的还是他手下没有趁手的人来用,所有的事情都只能他自己张罗,好歹他还见过学校,江彬、钱宁之流连青楼都去的少,别说学校了,原本他们泻火儿的时候都是去私寮来着。

所以,谢宏在原来的计划上又添了一项,所谓的研究院也就新鲜出炉了。这机构与其说是培养人才的,还不如说是谢宏打算笼络人才用的。

不过,虽然高薪厚禄的开了出去,可他心里还是没底,这年头没有义务教育,已经被发掘的人才多半都被士人阶层笼络过去了,而没被发掘的则需要慢慢培养筛选,对于解决谢宏的当务之急实在没什么帮助。

此外,小学那边的问题也不小,引起的轰动太大,导致报名的人太多,因此,不得已之下,谢宏又做了临时的修改,加了个年龄限制,只接受十三岁以下的报名,这才把局势稳住。若不然,就算把整个皇家公园都改建成学校,也放不下这么多人啊。

小学那边的问题,场地什么的还在其次,归根到底,无法扩大规模的原因还是人才不足,能去小学任教的至少也得识文断字,或者懂些算学的。

前者还好说,落魄的秀才还是找得到的,给些银子,让他们担任教员,教指定的教材也不用费多大力气;可后者就着实难找了,以最坏的打算来说,只能是谢宏先教一批人出来,然后再让这批人去教别人了。

可常春藤书院下辖的可不止是小学,还有专科学校,多数的专业也都只能由谢宏来教,想到要教授这么多人,还要编写更多的教材,谢宏只觉前景一片黑暗。

难怪后世的时候,天朝政斧不喜欢在教育上投入呢,投入高,周期长,效果又很难确保,完全不符合投资原则嘛!

虽然谢宏也知道这个道理,但是既然是做了相关的打算,他也只能是咬牙坚持了,最艰难的就是开头,只要艰难时期过去,那么就能见到彩虹了。如果能在开头的时候就收获点外来的人才,那就是意外惊喜了。

而且,教育是强国的必由之路,左右天下是皇帝家的,皇帝又是自己兄弟,谢宏也只能迎难而上了。

“谢兄弟,今天大有收获啊,秀才已经有了十几个了,而且,下午的时候,还来了一个举人!”马昂也是客串教员之一,当然知道谢宏的压力有多大,马上献宝似的把今天的收获倒豆子般说了出来。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