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当初两手各持一支毛瑟驳壳枪,在东线、奥拉宁堡和柏林威风凛凛地与苏军作战,如今顺手的家什换成了美制“柯尔特”,林恩的战斗狂姓仍旧被浓烈的血腥味激发出来。他带头冲到军械库大门前,却并不鲁莽的埋头进去,而是闪身下蹲、双手举枪,并用最快的速度审视战场:这仓库里灯光透亮、无所遮掩,两边堆积着如山的各种装备物资以及蒙着帆布的吉普车,中间一条宽敞但不足以容纳卡车穿行的过道,美军官兵们用轮式叉车(这玩意儿最早出现在20世纪初,在二战时已经较为普及了)将整箱的弹药物资往外面的卡车上运。此时仓库里大约有二三十人,大都是穿着制服、没有携带武器的美军人员,叉车无法搬运的坦克就安置于靠近军械库大门的位置,一共四辆,靠内的两辆还蒙着帆布,美军士兵“试着发动”的则是靠外的两辆。看外形,它们外观貌似二战战场上颇为常见的M3“斯图亚特”轻型坦克,可炮塔偏小,车体轮廓也不够饱满,内行人一眼就能够看出,这是美国陆军40年代组建装甲部队的主力——M2轻型坦克。事实上,它不论速度、火力、防御都比M3次,综合姓能差强人意,也只有在太平洋的岛屿上能够跟曰本人的小豆坦克过过招,登陆欧洲战场根本不堪一击。它们对美国陆军的意义就如同I号坦克对于德[***]队,主要是在人员训练、战术研究和经验积累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事实又一次证明,林恩的直觉判断是较为准确的。听到门外的枪声,军械库内的美军官兵意识到了情况的不妙,然而除了一些军官佩带了手枪,其余士兵并没有把相对笨重的步枪或者冲锋枪挂在身上——军械库靠外的位置有两排武器柜,存储着已经开封只是暂时不用的枪械武器,士兵们就近冲向这些武器柜,另一些人则临时撬开弹药箱准备从中拿取子弹。见到林恩这样一个浑身是血的“美[***]官”持枪冲了进来,他们顿时目瞪口呆,但紧跟着冲进军械库的人则让他们的惊讶转变成了惶恐:灯光下第一眼的感觉,是遭到了德军精锐的伞兵攻击!
伞兵也好,特战突击队也罢,都是极其危险的对手。不过要论危险程度,最可怕的绝对的仍是那个血人般的“美[***]官”,他那两支点45口径(11.43mm)的柯尔特手枪连连开火,瞬间就将两名还没来得及钻进坦克的美军士兵击倒,但这还只是开胃菜,他眼中像是只有坦克,全然不顾周围的美军士兵已经拿起武器或是正准备拿起武器,风一般冲向了靠左边那辆M2,动作敏捷的完全不像是受伤的样子。以百米冲刺的速度来到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