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行希特勒的攻击命令)都背叛了他,只有海军能信任。
而在戈培尔自杀后,邓尼兹成为即将崩溃的第三帝国的唯一代表。
由于邓尼兹也曾经去过中国,并且就像曼施坦因和古德里安等名将一样,也和中国的一些将领有着比较亲密的接触。所以当邓尼兹开始和中国进行接触的时候,还是受到了国防军将领们的礼遇的。
毕竟不管是否打过仗,彼此间私底下的交情还是有的。
不过关于无条件投降什么的…咳咳…虽说蔡锷等人都很同情邓尼兹的遭遇,尤其是同情德国的遭遇,毕竟接连战败了两次,德国想要再起来已经是很困难的事情了。
不过无条件投降毕竟不是他们能够决定的,虽说如此燕京方面还是给了他们一条命令。那就是要求他们尽可能的在盟军前面进入柏林。
对于先入柏林的好处,或许盟军理解的很深,但是国社政斧也不会比他们差。
对于这点,邓尼兹也很了解,并且他也想凭此要挟一些什么。
只可惜,在希特勒死后,柏林守军原本就被原子弹给摧毁的差不多的战心,此刻已经彻底的崩溃了。要是城外的联军真的开入柏林,恐怕一天的功夫就能彻底的占领整座柏林。
因此在谈判的过程中,邓尼兹却已经允许国防军先一部分进入城中。而这么说,事实上已经代表了邓尼兹愿意接受无条件投降。
器是不愿意也没有办法,毕竟此刻无条件投降已经是德国唯一能够选择的结果了。
至于别的结果他们并不是不想,只可惜没有这个实力。
而在得到允许,可以将一部分部队送入城区后,蔡锷很快便抽调了一支极为精干的部队,先一步进入城中并且在已经成为了废墟的柏林举办了一场入城式。
当然,这个时候蔡锷也对俄国人发出了邀请,只不过要求俄国必须要在中[***]队的后面入城而已,毕竟这场战争主要是靠中国才能获胜的。尤其是俄国,如果不是中国的支持,恐怕俄国早在巴巴罗萨的时候就已经因为被德国攻下莫斯科而亡国了——————虽然德国人能够攻入莫斯科城中,也完全是因为中国的关系。
对此俄国人虽然十分的不甘心,而且也提出了异议,并且甚至想在这个问题上拖延中国一段时间,一直等到盟军的部队攻到柏林为止。但是很可惜的却是,蔡锷却根本就不吃这一套。
一看俄国人心怀鬼胎,干脆直接不邀请俄国,而是打算自己先入城了。
到了这个地步俄国人也没办法了,只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