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军的运输机也不适合拉运大口径加农炮,所以何柱国的部队里装备的主要是75mm和105mm的轻型火炮,口径最大的也只有120mm而已。
虽说如此,但是对面的曰军也没有多少重炮,因此到也足够了。
由于弹药都是通过空运的方式,何柱国手中的弹药也不是很充足,所以炮击只进行了一个多小时,何柱国便下令停止炮击并命令已经准备多时的部队进行渡河作战。
渡河所用的船只,都是这些天来部队自行建造的,基本上只能说比渔船要强上一些,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毕竟在国防军抵达博多河河岸前,曰本人就已经将河岸附近的船只全部搜缴并焚毁。
虽然国社政斧在印度也有相当数量的‘朋友’存在,并且在他们的帮助下也隐藏了相当数量的船只,但是这点船只根本就不够用,毕竟很多时候也需要将战损的损失考虑在内的,因此何柱国也只能发动士兵们自行建造船只。
“开火!!!”
在一个比渔船也大不了多少的船只上,一个军官模样的军官大声的对手下道。
在船头,一名士兵正趴在那里瞄准着河对岸的曰军工事,听到军官的话后,他立刻将一枚炮弹装进了一门120mm迫击炮的炮筒中。
虽说船只在博多河上起伏不定,但是炮弹在受到击发后还是飞出了炮筒朝着河对岸的曰军阵地飞去,并在曰军的阵地上掀起了一道不小的尘柱,只不过这枚炮弹究竟有没有带来伤亡,却是一件未解的事情。
不过军官和炮手也没有在意,只是继续不断的向河对岸的曰军阵地发射炮弹,而船只也在船夫的努力下一点一点的向河对岸驶去——————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毕竟是在陌生的印度,想要找到足够数量拥有蒸汽机或内燃机的船只根本就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所以士兵们使用的都是风帆一类的船只。
这一类船只虽然有着成本低便于制造的优点,但也有速度慢不便艹作的缺点,再加上对岸的曰军也有着相当程度的火力,江上的这些木船几乎成了活靶子。
在江面上,一艘一艘的木船被曰军的炮火击中,这些木船当中有一部分相当幸运的只被击毁了一部分,船上的‘乘客’们也只死伤了一部分,可是那些不幸的却…
然而船上的官兵们却依然驾驶着船只向河对岸驶去,由于基数十分庞大的关系,所以很快就有相当数量的船只停靠在了河岸上。
“快,快,快!!!”
从渔船的侧面跳下后,一名看上去像是个排长的军官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