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明的是,零式战斗机在当年的知名度,正确的说应当是‘在海外最出名‘。当时曰本国内因为战意宣扬电影‘加藤隼战斗队‘的上映,反倒是陆军的‘一式战?隼‘较为曰本百姓所熟知。
至于三式和四式…三式战斗机土井武夫设计,是曰本陆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唯一量产的倒置V型汽缸、液冷式活塞引擎战机。最初作战遭遇时,被认为是Bf109,后续报告声称是意大利设计,所以美军给它起了绰号Tony。
此机设计开发时,曰本自德国购买Bf109、He110及He112型飞机,并进行了密集测试,此机设计深受He110的影响。此机的弱点,与He110相同,引擎冷却系统的问题始终没有解决,到了太平洋战争末期,许多有经验的工匠被征召服役,也影响了此机的品质。
在历史上太平洋战争初期曰本陆军航空队虽靠着九七式与一式战斗机在东南亚取得短暂的制空权,但1942年后盟军的新型战机逐渐代替1930年代的旧机种,曰军在飞机姓能上开始落入劣势,故急需新战机扳回一成,在此之下1942年开始量产的飞燕成为首选。1942年曰本成立了使用飞燕的飞行68战队与78战队,并投入新几内亚战场,不过因为引擎问题因此用飞行转场的2个战队在尚未到达驻地前就损失了3成的飞燕。
而四式战斗机,盟军代号‘FRANK’,被公认是曰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优秀的战斗机。
在历史上四式的研发最早可追溯至1941年12月,中岛飞机公司开始着手为曰本陆军设计刚投入实战中的二式单座战斗机‘钟馗’的衍生型,军方要求姓能为最高时速680公里/小时,装有20公厘与12.7公厘机炮各两门,并可兼顾防空、对地攻击的万能战斗机,相关开发由小山悌团队进行,原先设计为Ki-44机体安装输出动力2000匹马力等级的引擎,扩大主翼面积减低降落难度,并增加油箱提升航程。
然而在这个时代,由于曰军迫切需要一种能够全面压倒国防空军的新式战斗机,所以曰本在通过各种途径和中国交流着有关飞机方面的技术的同时,也比历史上更加提前的发展了四式这种最新式的战斗机。
需要说明的是,四式也是唯一一种能够和中国的ZD-20抗衡的战斗机。
只可惜四式的数量实在是太少了,所以曰本主要还是靠零战来撑场面。
由于太平洋战争初期的顺利,再加上美国几乎没有一种战机能够抗衡零战,曰本人的信心开始像爆炸一般的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