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对于飞沙走石的敏感程度,以及昂贵的成本价格(不管在工时与材料上),也让军方希望19式机枪能够得到改进。
也就是在这种情况下,37式班用机枪出现了。
37式机枪的研制成功,实为枪械生产技术的一次重要突破。主持改进工作的设计师并非枪械专家,而是金属冲压技术的专家。对于武器的了解并非科班出身,不过凭借丰富的钢材知识,该专家在其他技术人员的协助下,整个计划在进行中就蹦出两个新的结果:“新款机枪以及新的低廉成本。”
当时因国防军一线部队对机枪的需求很大,他以专业眼光认为按照传统枪械制造工艺很难满足这样的需要(它采用机械加工,将一块实心金属利用车床、铣床等加工,切削掉不必要的部分,金属利用率只有百分之二十五左右,既浪费材料,又花费很多工时)。他认为机枪采用金属冲压工艺制造是必然趋势,其实用金属冲压工艺生产的19式不仅节省材料和工时,还更紧凑。
一挺37式机枪的生产工时其实比19式机枪还少一半,75个工时左右(如果以三班制生产只要三天又3个小时就有一把全新的37式机枪出厂)。而19式机枪则需要150个工时,并且透过冲轧的方式还可以节省材料成本,因此原来生产19式机枪时需要花费150华元,生产37式机枪的时候下降到只要120华元帝国马克。
另外37式机枪并没有采用重管设计,所以连续射击时枪管的升温速度很快,不过工程师对于更换枪管的程序也下了功夫,因此有经验的射手3秒就能拉出滚烫的枪管换进新的枪管。
对于新的37式机枪,由于较高的可靠姓和较低的成本,所以国防军的将领们都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在历次同苏俄红军的边境冲突中,新登场的37式机枪更是屡立战功。
——————————
除开普通的步兵武器外,在其他方面国防军也进行了许多更新。
像是原有的18式冲锋枪等等,另外由于汽车制造技术的进步,国防军也向国内的各大汽车公司定制了一种快速、轻型、全地形越野车(载重1/4吨),作一般用途(包括侦察、少量载货等),同时能够支架12.7mm口径重机枪。
从某种程度上讲,大概就和美国的吉普车差不多吧…
这种越野车使得士兵的机动姓得到了大大的提高,再加上不需要用脚走路了,所以普遍得到了士兵们的欢迎。
除了越野车外,新的装甲运兵车、坦克、自由火炮等也都开始进行小批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