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一章 四大舰队(2 / 7)

不到一年时间欧战就因为《萨拉热窝事件》而爆发,原有的三支舰队也继续存在着,到最后就连四川水师也被严光并入了长江舰队。

但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几年时间里,经过严光等人的努力,闽系在海军中所占的比例还是下降了许多,到《华盛顿海军条约》签订前夕,福建籍海军在海军中所占比例已经下降到了不足三分之一的程度。剩下三分之二的岗位,则由广州、上海、天津和后成立的旅顺海军学校提供的学员担任。

当然,对闽系海军被剥离主导地位而产生不满的福建籍军官也不是没有,但海军的改变毕竟是大势所向,再加上萨镇冰等在海军拥有极大威望的海军将领也都支持,这些人也就没能闹出什么大事来。

不过最重要的是,海军虽然可以自由自在的飘荡在海上,但最终还是要选择一座港口停靠的。没有了国家的支持,就算是由钢铁建成的军舰到最后也只是堆昂贵的废铜烂铁而已。

不管怎么说,在经过数年的努力后,海军最终还是由一支派系海军蜕真正蜕变成了一支国家海军,也使得国家彻底的掌握了海军。

只不过虽然闽系海军的势力被削弱,但是三支舰队的存在依然削弱着整个海军的力量,毕竟国防海军的实力原本就不是特别的强,更何况还要被削弱成三个部分?

所以海军一直在研究着调整的事情,而《华盛顿海军条约》的签订就是一个契机。

而且现在中国所面临的环境,已经和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完全不同。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中国海军的主要覆盖范围在南海、北海和东海,也就是东亚和东南亚。然而随着中国领土的扩张,需要海军存在的地方也在增多,在这种情况下依然维持着原有的三支舰队的存在多少就有些不合时宜了。

——————————根据《华盛顿海军条约》的规定,中国可以保留四十一万总吨位和总数为十艘的主力舰。

在华盛顿会议上,得到这样高于法、意的条件,中国世界第三强国的地位几乎等于是已经得到了英、美等国的承认。虽说曰本的存在多少有些碍眼,但是国社政斧的不少军政官员还是为华盛顿会议的成功而兴奋着。

只是在兴奋过后,国社政斧的上层就不得不面对痛苦的抉择问题了。

因为根据《华盛顿条约》中国海军只能保留总数为十艘的主力舰,而随着国防海军管辖海域的扩大,原有的二十一艘主力舰的规模尚嫌不够,更何况是区区十艘?

只不过条约毕竟已经签订,再说英国这样有着几十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