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但是考虑到两千五百万银元就能购买一艘无畏级战列舰,八千一百多万的话,可以购买三艘战列舰外加一艘一等巡洋舰了。
何况成本能这么低,也是因为在修铁路的过程中,中国方面有超过十万人的免费劳工使用。这些免费劳工不但任劳任怨,而且也是吃苦耐劳,即使是一些危险到需要玩命的路段,也可以不假思索的让他们上。
可以说,整条铁路都是由这些默默奉献的“勇士们”用自己的鲜血和姓命修筑的,几乎每公里的铁路下,都有几十个劳工的尸体埋在下面…
也不知道将来乘坐火车路过这里的人,想到铁轨下的那些尸体时,会不会做噩梦呢?
——————————
随着迪兰铁路的通车,国内对蒋百里的支援力度也增大了许多。其中最直接的表现,就是由过去一个月只增援一个师的兵力,变为了一个月增援至少两个师的兵力。
其直接的结果就是,在1916年末的时候,在高加索囤积的中国兵力已经达到了二十多万。
不过如此增兵的结果,也带来了一个不知道算不算是隐患的隐患,那就是中国国内很有可能会兵力不足的问题。要知道整个中国国防军一共也只有一百二十一个骑、步、炮兵师,此时派到高加索的已经达到了二十多个,在这个继续下去的话,恐怕中国自己本身的防备力量就会削弱到一个极点了——————要知道,虽然经过了山东的教训,可是曰本这头恶狼在消化吸收了德国在太平洋的殖民地后,可是一直都在对中国虎视眈眈着,只是因为中国的实力增长速度太快,曰本根本没有获胜的把握才会这么按耐着。
如果有一天中国本土的守备兵力要是不多了,曰本冒天下之大不韪,直接出兵袭击同为协约国之一的中国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因此在高加索的兵力达到了二十多万后,增援高加索的兵力结构已经发生了变化。
譬如过去派往高加索的,都是国内的甲种师。可是在高加索的兵力达到了二十多万,而国内的部队则仅剩下不到一百个师,主力的甲种师更是没剩下多少后,经过了一系列的讨论后中国政斧决定,未来的一段时间里中国政斧将会动员和新组建一些兵力,而后再将这些兵力派往俄国。
同时,中国政斧在和俄国进行了一定的交涉后,也终于获得了俄国人的同意,允许中国政斧在中亚境内修建几处训练基地。往后派往高加索的兵力,将会先在中亚的几处军事基地进行适应姓训练,同时应该运往高加索的弹药等物资也将会在中亚进行囤积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