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刘备已经没有能力直接收拾刘封了。难得能看到刘封吃瘪,真是好啊。
这篇赋就是廖立写的,它以迅速的传播速度,传遍了整个荆楚。
很多人都知道,刘封在风调雨顺的江夏打深井眼的举动。
不会造成实质意义上的伤害,但是对于名声还是有点打击的。刘备当然高兴。
就在这时,有护卫进来禀报道:“主公,门外有一位自称是襄阳廖立的先生求见。”
刘备是没听说过什么廖立,但是诸葛亮却大喜道:“主公大喜啊,这廖立有不下于庞统之才。”
“喔?去看看。”刘备先是一讶异,但随即一喜,起身道。
太守府门外,廖立穿着正统,眼神中正平和。看起来很有风范。
…………………吴郡,吴侯府。
校场内,正发生着与新野太守府内极为相似的一幕。
孙权握着手中竹简,哈哈一笑道:“江夏与江东相邻,要是江东有干旱,那么江夏也必定有干旱。但是有文献记载,江东上一次干旱是发生在二百八十一年以前。那时候还是汉初。刘封打什么深井眼,真是杞人忧天。”
鲁肃站在旁边,脸上也是带着一点笑意。
这篇赋真是优美,这加快了在文士中间传播的速度。
不知道,刘封是得罪了哪个有文采的文人。
“走。子敬咱们去喝一杯。”孙权的心思也与刘备差不多,看见刘封吃瘪,觉得高兴,忍不住道。
说完后,就起脚朝着偏厅而去。
“诺。”鲁肃应了一声,跟了上去。
只是鲁肃心中忽然涌现出了一丝不安,似乎自己是忘记了什么事情。
…………………“文辞优美。这篇赋传播的速度应该很快。”
西陵杨武将军府内,刘封坐在榻上,靠在墙上,微笑的看着手中的竹简道。
距离上次招揽刘巴已经有一个月了,现在刘巴是将军府内的主簿。
很有才能,文书往来井井有条。让刘封省下不少功夫。
现在江夏挖深井眼的事情基本已经进入正轨了。继而展开的是加固河道,加大河道,疏通河道,等等应付洪涝的手段了。
为此,刘封不惜血本,花费了无数金银,征召了无数的壮年劳动力。
或许,百姓们对于挖深井眼的举动,很是不解。但是挖河道,巩固河道的政令,却很容易接受。
干起活来,很有干劲。毕竟江夏干旱百年难得一遇,但是洪涝却是比较常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