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一章 良才千里来投奔(3 / 4)

甘宁很顺利的就接收了长沙二十余座城池,以及郡城临湘城内的五千守军,也被甘宁收下了。

但是,随之而出的一系列问题,并没有因此而减少,反而增多了。

首先是太守,名义上刘封现在是江夏太守,兼管长沙,但是实际上,刘封还是得任命一个行驶郡守权利的文官,治理长沙。

其次,就是那五千军队了。甘宁作为水军校尉,不可能镇守长沙太久,要返回夏口的,若是甘宁返回夏口,那五千军队还不知道乱成什么样子。

一座城池,从太守的人选,以及武将的配置,都是现在的刘封极为头疼的事情。

等有机会,一定要像历史上的蜀国一样,由伊籍,徐庶,庞统等人共造官员选拔系统,否则一味的想,从哪个地方挖来名人。

有些不切实际。

最终,刘封决定先暂时用一下自己收下的小官吏,和小军官。

许正,以及周顺。

前者是曾经在新野做糜竺手下重要的佐官,前一段时间,负责与江东的粮食买卖,干的不错,不用他做太守,让他去做长沙太守的主簿,勉强运转长沙郡的文官系统就行了。

后者,则是正统的军侯出身,与张贵一起做了水贼,后来又一起投降了他。现在担任的是江夏军队的军正,负责执行军法。

刘封也不用让周顺做郡尉,统帅五千人,只要任命周顺为司马,能够维持军队运作也就行了。

二人如果干的出色,刘封都不介意提拔他们,但要是一般,刘封只能在适当的时候,换上合适的人选了。

其实,刘封心中还有一些人选,但未必请的动。比如说,曾经与诸葛亮,伊籍等人共造蜀科的,刘巴。

这个人物相当厉害,是在法正死后,接替了法正尚书令一职的大人物。被诸葛亮盛赞,自称论运筹帷幄的本事,他不如刘巴。

虽然不一定是事实,但也是很高的赞誉了。可惜啊,这个人是出了名的投降派。降曹的。他现在去请,无异于自取其辱。

反正,现在刘封虽然得到了长沙一郡,二十余座城池,十几万人口,但却没有什么官员,能够运作,有效的开发长沙的经济,以及军事能力。

就在刘封觉得用许正,周顺凑合着用用先的时候,门外,有人进来禀报道:“主公,有一个自称是霍峻的人,率领数百部曲,前来投奔。”

所谓部曲,就是私人武装,其中包括壮丁,以及壮丁们的家小,数百人看似很多,其实能用的未必有一百人。

但是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