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确率也有保证,但是成本也不低。
两人琢磨来琢磨去,想到了用木板雕成小型的碑,这样既方便拓印,又能节省纸张,但是一细算,成本也不低,特别是前期投入非常高,要知道校定的五经一共有六十几块石碑,最少的论语也用了两块石碑,更何况改成小型的木制碑后,字不能太小,碑的数量肯定会增加不少,这无形中也增加了成本。
刘修暗自赞叹不已,利润的威力果然是无穷的,这两个宦官为了解决自身的经济危机,琢磨来琢磨去,居然把雕版印刷术琢磨出来了,而雕版印刷术最终出现的时间好象还在几百年后,虽然还不是最终的活字印刷术,也足以让人瞠目结舌。
如果不是手头紧逼得他们考虑成本,恐怕他们已经开始雕版试制了,当然了,如果他们不缺钱,也未必就会想到这事。
刘修先吹捧了毕岚一通,把他夸得天上有,地上无,然后引导着毕岚往活字印刷术上想,说如果这些木碑是一个字一个字的就好了,这么拼拼是一本书,那么拼拼又是一本书。毕岚这些天大概想这个都想得魔怔了,刘修刚刚提了个头,毕岚就恍然大悟,拍着大腿大叫道:“德然,你这法子好啊,只要刻好了这些字,以后不管印什么书都行啊,投一次钱,以后就等着收钱啊。”
刘修一副不明所以的样子,我说什么了?毕岚哈哈大笑,也没兴趣和他多解释,转身就要走。刘修一把拉住他,笑眯眯的把奏表塞到他手里:“毕大人,我帮你出主意,你也帮我做件事吧?”
毕岚解决了大问题,心情大好,扫了一眼奏表上的封泥:“你不会拉我下水吧?这又是坑谁的?”
刘修佯作不快:“我还能坑谁,我就是和你一样,想为陛下分忧。大人你不用担心,我这不是封书吗,你又没看到内容,以后就是出了事,也与你无关。”
毕岚还是有些犹豫,想了片刻:“对付谁的?”
刘修无可奈何的叹了口气:“还能有谁,袁家呗。他老母的,上次和袁公路打了一架,你以为这件事能这么完了?他们肯定要收拾我的。既然如此,我不如先下手为强。”
一听说对付袁家的,毕岚不再多问了。他对袁家勾结袁赦,内外通吃的做法也非常不满,只是他自己名声太臭,面对袁家这样的世家大族,他有心无力,现在有人愿意跳出来和袁家斗,他乐观其成,反正刘修这是封书,出了事也牵扯不到他。
“对,对付袁家这样的伪君子,就得先下手为强。”毕岚有些居心不良的鼓励了一句,带着奏表走了。
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