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皇家钢铁集团在这方面的大力支持,其钢铁质量飞速进步。这或许能够解释为什么美国在战后经济中的钢铁、化学、机电能够对德英法形成绝对的优势,甚至一定程度都可以挑战中华帝国。
另外,美国在战后获得了大量的来自中华帝国的资金援助。纽约合约赔偿委员会的决定,美国共需赔偿给中华帝国200亿龙币且以黄金支付,但美国根本没有那么多黄金,赔偿起来十分困难。中华帝国如果想要得到200亿龙币的黄金,就要让美国政斧维持下去,杀鸡取卵只能让中华帝国损失更大。
美国政斧看中了中华帝国的这个弱点,于是采取了“履行它,就是要证明它无法履行”的策略,消极对待战争赔款。
于是,美国联邦储蓄银行疯狂印制钞票,大规模发行美元。到1923年10月底,已经有30家造纸厂生产印钞用纸。尽管美联储的印钞机器设备优良,但是它们还是不能满足需求。在华盛顿、纽约和全国其他地方,有大约100家私人印刷厂开足马力印制美元纸币。这些工厂雇佣了11000名妇女在发送间清点即将外运或捆好的纸币。10月25曰,美联储银行宣布,在这一天纸币发行量达到了140亿美元。但是当天的纸币需求量却是3.2亿美元,其盛况令人想起元朝统治者发行过量纸币,然后舟车运送的情景。这时的纸币甚至没有它单纯作为纸张这一物理实体值钱,有记载说当时有妇女甚至以这些纸币来烧火做饭。
纸币的过度发行不仅仅是为了偿还战争赔款,还有美国内外交困的政治和经济局面。美国参加一战和中美大战期间,美国政斧发行了300多亿美元的战争公债,现在都需要偿还公众,但是战争极大地破坏了美国的劳动力量和经济力量,中华帝国又对美国实行严格的经济制裁,美国战后初期的生产恢复缓慢,政斧能够获得的税收收入有限。中华帝国要求的200亿龙币的惩罚姓战争赔款更是美国政斧难以承担却又不得不履行的责任。此外,安置复员军人、发放抚恤金、救济即将破产的大工厂等,都极大地消耗了政斧的财政收入。将沉重的财政负担转嫁到人民的头上,看来已是迫不得已。其他事件也在推波助澜。墨西哥国派军队占领了路易斯安娜州,将美国南方最重要的工业基地和石油区霸占。当时的美国政斧组织资本家缩减工业生产的规模,实行消极抵抗,而由政斧向资本家拨付巨额补助金。这些千头万绪的事件连在一起,共同促成美国政斧只能靠加速转动纸币印刷机的办法筹集资金。1923年,美国财政收入的80%到90%是依靠滥发纸币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