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4章 沙漠风暴行动(4 / 9)

唯我独裁 巡洋舰 7649 字 2021-06-18

国都不想得罪德国,生怕将来大战再波及他们。

在军事层面上,英法一度计划武装入侵德国,因为法国一直对德国占据的阿尔萨斯和洛林耿耿于怀,期待有一天夺回。但英法两[***]方都担心再次爆发大战,而且也力不从心,加上中华帝国和意大利都不同意动武,于是也就作罢了。

最终,英法不得不承认现状,暂时拿德国没有办法。不过,英法也不希望苏德建立友好关系,因此为了拉拢苏联,英法于1923年夏天跟苏联建立了外交关系,并恢复了双边贸易。

苏联对此相当高兴,欧洲列强和东方中华帝国之间勾心斗角,这正好让苏联从中渔利。于是,苏联有了很多的贸易渠道,不再愿意被中华帝国痛宰,可以货比三家然后选择姓价比最高的渠道购买所需商品。

这样一来,从1923年秋天开始,中华帝国明显感觉到中苏贸易额大幅度下降和缩水,利润不比从前。为此,中华帝国照会英法德意等国商讨对策。五国都想从苏联赚钱,因此很快达成了一致,那就是双方对苏联出口的物资统一定价,一个标准,按照当前五国对苏贸易额制定出口标准,并且抬高价格,防止苏联坐大。随后,五国制定的方案在国联大会上获得了通过,所有会员国一致同意在对苏贸易上制定统一出口标准,抬高价格以遏制苏联发展。

于是,从1923年9月开始,国联成员国对苏贸易全面涨价,关键商品暴涨200%,各国统一标准,均分贸易额度,以至于苏联想要渔利的计划破产,重新回到始点上。不过,苏联的国家社会主义经济此时已经有所恢复,关键姓设备和物资已经买到,苏联正在努力降低进口,完善国家工业体系,并制定了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

苏联进入计划经济时代,这点类似中华帝国的经济发展模式,不过却比中华帝国更加彻底,因为苏联的所有资金、人力和物力都能够集中到一起去办一件事,而中华帝国当年受到种种限制,只集中了的部分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做不到苏联这个程度。

因此,包括中华帝国在内的所有国家都低估了苏联的斗志和能力,为了当前利益而没有全面经济封锁苏联,等到苏联发展起来再制裁苏联时已经力不从心了。

苏联的壮大自是后话,就眼前来说,中华帝国利用苏联得到了相当大的好处,整体上得大于失。

第一个回报就是在中苏贸易建立后的第三个月时,中华帝国向苏联出口的一部分武器装备和医药器械是用于帮助第三世界国家进行民族解放运动的。

苏联通过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