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4章 沙漠风暴行动(2 / 9)

唯我独裁 巡洋舰 7649 字 2021-06-18

列宁高度重视同德国发展贸易合作关系,因为他知道德国的技术先进,同时德国急需要恢复经济,苏德两国有着共同语言。同时,苏联也不想被中华帝国控制住,因此发展多边贸易是苏联的出路。

德国除了政治上跟苏联保持和平相处的关系可以抗衡协约国的威胁之外,其经济亟待恢复,苏联就是一个巨大的潜在市场。中苏巨大的贸易额令德国馋涎欲滴,如果这笔钱能够给德国,将会极大的促进德国的经济恢复速度。而德国自认为他们的技术储备不比中华帝国差多少,可以用比中华帝国还优惠的价格跟苏联交易,抢中华帝国的贸易额。

苏德两国互有所需,一拍即合,很快就签署了双边贸易协定。跟中苏贸易协定比起来,苏德贸易协定非常公平,德国向苏联出口技术和工业设备,苏联勒紧裤腰带省下钱来给德国,双边贸易自建立后,不到四个月时间,贸易额便扩大至4000万龙币,而中苏贸易额则下降至不足5000万龙币。

德国出来抢中华帝国的对苏贸易额,这令中华帝国非常的不满。很快,中华帝国就出面干涉,借口德国向苏联提供了中华帝国限制出口的高新技术为由,对德国的公司企业进行经济制裁。

德国在世界大战中本土未受破坏,因此在中华帝国的部分贷款支援下,经济恢复很快。但跟苏德贸易比起来,中华帝国始终是德国最大的贸易国,德国很多领域所必须的技术和设备都得从中华帝国进口,而且中华帝国握有德国高达800亿马克的国债,德国魏玛政斧对中华帝国的经济制裁非常恐慌,立即派出国家高级官员赴华解释。

但不管德国官员如何解释,中华帝国的对苏联的贸易份额受到影响,涉及数千万龙币的利润自然不会善罢甘休。

逼不得已,德国只好屈从于中华帝国的意志,立下保证书禁止向苏联出口中华帝国所不允许的高新技术和相关产品,为了弥补中华帝国在对苏贸易上的损失,德国政斧以后每年在正常中德贸易的额的基础上,都额外将苏德贸易总额的70%转向中华帝国采购商品。

得到德国政斧的保证后,中华帝国才取消了对德国的经济制裁,不过中华帝国将派出专员监督德国对苏出口事宜,对此德国政斧也同意了。

就这样,苏德贸易协定得到了中华帝国的默许。

然而,欧洲其他国家很快也发现了苏联这块大蛋糕。靠近苏联的波兰、芬兰、瑞典等国也一定的工业基础,对苏联出口有利可图。既然德国都已经跟苏联建交并恢复贸易了,那么他们这些国家自然也不乐意跟邻国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