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靠西黑汗国去了。
基博拉伊尔汗得到这些地方时,还高兴了一阵子,被西征的敌古烈弄得元气大伤之后,再探到种建中秣马厉兵,磨刀霍霍,基博拉伊尔汗慌了。
这次派使者紧赶慢赶前来东京,表示愿意以药杀水为界,将之前占领的怛逻斯、白水城还给大宋,以求得大宋谅解。
大宋有意控制河中地区,对基博拉伊尔汗的求和自然不会轻易同意,现在桃花石汗国的使者被晾在驿馆里,如热锅上的蚂蚁一般。
还有一个国家的使者也不好受,那就是高丽。
高丽僭越礼制,效仿天朝的皇室制度。首都称为“皇都”;王宫被称为“皇城”;国王的命令称为“诏”;国王的继任人称为“太子”;国王的母亲称为“太后”。
这是严重的僭越行为,杨逸在辽阳城时,曾派万世芳和李处温出使高丽,警告高丽王。
那次他是打算把高丽玩个半残的,可惜人算不如天算,西域危急使得杨逸不得不先放过高丽。
接到警告的高丽同样是惊慌失措,连忙停止了一切僭越行为,同时派使前来请罪。
现在西印度洋贸易商社以及许多大宋商人正蜂拥至高丽招募劳力,为了配合他们,朝廷也暂时晾着高丽使者。
而正在争战不休的大理,这回来了两位贺岁使,分属高家和段氏,现在两家在大理城下鏖战,旷日持久,僵持不下,谁都希望得到大宋的支持,毫无疑问,哪一方得到大宋实质的支持,就必然能胜出。
特别是高家实际控制了大理国二十年,高升泰曾取代段氏做过两年大理国主,国号大中国。
高升泰临死前让儿子高泰明将国主的位子还给了段氏,高泰明自己做宰相,但整个大理仍实际控制在高家手中,高泰明生前仍被国人称为高国主。
可以说,这回高家陷入困境,除了家主高泰明突然病死的原因外,就是因为得不到大宋的支持,在大义上既缺少名份,军事物资方面也得不到丝毫支持。
而高家的对手段氏,却得到了大宋的鼎力支持,这才有了与高家一拼的实力。现在两家都派来使者,争相献地,高家甚至提出了割让三郡之地的代价,以求得大宋支持。
可惜大宋想要的不止是三郡之地,而是整个大理国。
朝中大臣此时可就舒心了,四周小国个个得看大宋的脸色,小心翼翼地讨好,作为天朝上国的优越感尤其明显,心中无比的酣畅淋漓,走起路来腰杆都挺直了几分。
在各国使臣中,这次受大宋接待规格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