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不利的一面。
城冷下来,河水冰冻,泥土也冻得坚硬起来,不要指望挖地道,轰炸城墙了。
在低温的情况下,除了中午前后弓箭有效果外,早上与夜晚弓箭作用降低,包括神臂弓等利器。
天冷了,宋朝兵士虽有棉衣御寒,不过穿上了厚实的衣服,影响了行动灵活度。但西夏兵士多生长于此,穿着一件简单的兽皮袍子,就能作战了,这种寒冷的天气利敌不利于己。
西北道路开始冰雪充塞,后勤供给越来越困难。
宋军扎好营寨。
十月初八,密密麻麻的宋军陈兵于兴庆府城南。
郑朗开始下令:“除反抗者,除收留反抗者,除借机破坏城中治安者,三军入城后若无军令,不得屠杀百姓,违令者斩。不得烧毁民舍,违令者斩。不得歼银民女,违令者斩,不得抢劫,违令者斩,不得随便闯入百姓私宅,违令者执一百军杖,不得接收百姓一针一钱,违令者执一百军杖。三军朗读三遍。”
自从宋军进入西夏领土,就执行过相关的命令。但这一次更严格。
这非是软弱的民族政策,若有反抗,镇压起来也是极其凶残的,甚至在发达的情报网下,故意将一些对宋朝敌意浓厚的横山羌逼反,好来找借口镇压,为以后顺利治理西夏打下基础。
但这仅是威的一面。
更多的是恩的一面,史上岳家军与戚家军军纪严明,对百姓秋毫无犯,故百战百胜。但那两支军队是整个中国史上的奇葩。就连裴行俭治下的唐军,到了敌人范围,烧杀掳掠都避免不了。
暂时能让士兵得到财富,增加了士气,可为以后铺就了更多的仇怨。
现在这一政策更严了,又刻意于城墙前三军齐声背诵三遍,是故意给城中百姓听的,让城中百姓反抗心理减弱。
这一条很关健,乐毅率五[***]队连攻齐国七十多座城池,仅剩下即墨、莒二城,但在齐[***]民上下齐心的情况下,久不得功,最后不得不利用种种收买民心的政策,瓦解二城军民的反抗之心。
王韶军事能力不弱,但相信不会超过乐毅。
宋军很强大,可对方力量肯定超过了当年的齐国二城力量。
火牛阵故事是上演不了的,但天知道时间久了,会有什么变数。
并且也不能结下仇怨,兴庆府毕竟是西夏中心,兴庆府治理不好,以后西夏就治理不好。往长里说,这也是一个样板,以后还有云朔、幽州……
这是第一个办法。
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