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百六十三章 第三者 上(2 / 8)

过他自己也乐了起来。司马光同样感到好笑,不管怎么说,同门几个,那怕就是时恒,也不象苏轼那样,整一个花花公子。

不过这就看出郑朗浓浓的亲情,一笑之间,王安石与司马光心结化解许多。

两人走后,郑朗却盯着这份邸报,苦思良久。最终做了几项人事调动,将杨燧、刘昌祚、曲轸、李浩四将调向环庆路,又让富弼下令,让泾原、环庆与延鄜三路严加防范,防止梁氏发起更大的报复。

富弼迟疑道:“行知,还会再战?”

“战就战,这一回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凭借寨堡之险防御,又有何惧?”

“行知,你再看一份邸报。”富弼拿出另一份奏报,是王韶写来的。

王韶带着陕西安抚使之职,但别当真,这是糊弄蕃子与羌人的,主要职位还是太子中允秘阁校理兼管勾秦凤路缘边安抚司并营田市易。市易乃是王韶自己请求的,不打则己,一打就是金山银山也不够用的。因此恳求于秦凤路进行局部大规模的营田,以及实施市易法,进行敛财,以减少开河湟财政压力。

郑朗在渭州也实施过,确实起到不小的作用,没有太为难,就通过了。

王韶一边派人执行营田与市易,一边与羌人蕃人联系。

应当来说,王韶平戎策忽略了一条,那就是文化的向心力。吐蕃与西夏死磕,那是世仇。但与宋朝不同,唐朝末落后,吐蕃扩张,将分散在外围的氐羌部落与吐谷浑,以及河陇地区的大量汉人一起纳入版图。汉人数量还不少,唐朝开边,说陇右乃是小关中,这个陇右就包括河西走廊与河湟。若是吐蕃继续强大,汉人也就忘记根本了,不久后吐蕃崩溃,百姓过得苦,虽然许多人吐蕃化,但中原文明对他们仍有向心力。这才导致历代吐蕃首领皆向中原王朝后晋后汉后周请帅,请加恩命的原因。因此宋朝军队上了高原,吐蕃人与羌人战意不烈。这是对河湟开边是一个最重要的有利因素。

不但河湟,还有呢,严格说演化到今天,要分为好几个部分,一是宋境内的熟蕃,包括秦州吐蕃、渭州吐蕃、泾原吐蕃。第二部分乃是与宋朝交界的地区,临洮吐蕃,包括古渭州吐蕃、兰会州吐蕃、熙河吐蕃,因为与汉人相近,耕种先进,人口众多,不可小视的,仅古渭州一带,吐蕃就胜兵十万。唃厮啰数子分裂,加上本人一死,这部分吐蕃最为混乱,比如原先多属于瞎毡部下降龛波给家二十二族全部投降了西夏,西使城附近的吐蕃大族禹藏六族也投降了西夏。其他诸族有的依附于木征,有的读力,但与宋朝交好。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