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百八十一章 魔术师 上(3 / 5)

陡门等候,航行速度会变得很慢,成本也随之提高,但修建难度与成本下降。

两个办法只能选一个,郑朗还没有考虑好,南下时,仔细看过灵渠,几乎全是土堤,这肯定不行的。

第二个便是明朝的相思埭。在桂州的南部,一条长达三十几里路的运河,将漓江与柳江相通,利于水运,更利于数州开发,商业来往,以及水利灌溉。这条运河开通,整个广南西路北面全部盘活,若再与灵渠联系,就会与荆湖南路,甚至中原联为一体。

第三便是陂塘,与广南东路高低分明不同,广南西路大多数大小山峰与丘陵遍布,山与山之间往往形成许从盆地与河谷,只要在两山之间筑堤,就能形成一个个陂塘,有的陂塘面积还很大,例明清时阳朔神陂可灌田千余顷,河池蒋村陂可灌田千顷,平乐壕陂、陇陂可灌田千余顷,宣化铜鼓陂可灌田一千六百顷,也有一些小陂仅能灌田几顷,类似大大小小的陂塘,在广南西路可以达到近千处。

但各自形式又不同,低洼处,常年比水位线还要低,纯是倚靠堤岸防水的类似江东圩,地势稍平,可泄可灌的,类似太湖两浙围,地势高,多引水的又成了广南东路与福建路的正宗陂坡。

前景很可观,但必须要细致规划,否则会很乱。

第四便是堰坝,堰就是能蓄水与排水的水利工程,最有名气的便是都江堰。

坝则仅是一道堤,起拦水作用的,如后来的葛州坝,三峡大坝,一是拦水,二是发电。

但在广南西路郑朗推出一种水中坝。

这个坝大多数时间在水面下,用在各条河流的上源河溪处,在广南西路合适,其他地区就大不合适了,例如黄河,本来水流量不足,一截,那会糟糕透顶。

在广南西路不存在这个问题,水流量乃是全国最高的地区。因此出现这种水中坝。

直接在上游各溪设水中坝截流,枯水时季,水中坝露出水面,将溪水截住,不往下游流淌,就可以将这些水引向岸边进行灌溉,一旦水流量增加,会自己儿蔓出水中坝,向下流淌,不会发生涝灾。这同样也是明朝出现的事物,徐霞客初来广西,听到河中有滚雷声,不解,跑来观看,然后惊叹水中坝的惊奇,刻意记载于游记里。

可钦州不同,广南西路的主体是郁水与各大支流,如漓江、左右江,这些主干与各大支流四周多是平原河谷,缺少河流的地区便成了丘陵地带。不过在南方几个小州又不同。

钦州的钦江、廉州郁林州的晏水、容州化州的龙化水、化州的吴川水,皆是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