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百四十章 太傅(6 / 7)

复。其实若是各部族皆听从契丹命令,早在宋朝与西夏开战时,就率军南下了。

有两大掣肘,造成畏首畏尾。

郑朗说得也是发自内心,一个没落的契丹不可怕,可怕的是未来蒙古人与女真人。若是因为自己一番话,辽兴宗做了一些小动作,将这两个民族分化成功,宋朝将来则会少两大最大的祸害。

特别是蒙古人与清人入关,造成中原文明没有持续的发展,给后世带来沉重的影响。

“这便是契丹的国情,下面我给殿下讲一讲儒学。契丹虽以马上得天下,不可以马上治天下。争天下,要用武力,治天下必须文治。何谓治天下之策,就在儒学里面。包括臣的学问,皆是从儒学里得来的。”

“连那个寻矿之术?”辽兴宗又问。

“那也是,不过找到矿是有原因的,不仅是学问,能容臣过几天后说这个寻矿之术时,一道将它说出。”郑朗道。心里却在说,即便给你矿藏,除非在契丹境内,海外的矿,你们契丹人能采得到吗?炎热的气候你们必受不了,还有船呢?这是出海的船,不是在潢水上打渔的小木舟。契丹君臣确实被逼无奈。

想要富,不能用盐用帛来代替,必须要钱,一铜二银,金银契丹还出产一些,可从哪里弄铜来,有,很少很少。宋朝君臣吵得哇哇的,俺们铜钱一起流失到契丹去了。

契丹也不服气,俺们想要你们铜钱啊?若是出产大规模的铜,用这些无用之物,来换你们宋朝精美的各种丝帛,瓷器何乐而不为?

郑朗让辽兴宗杂七杂八的打断了数次话,说道:“陛下,臣奉陛下命令,与殿下进行学术交流,若谈矿,可否改曰再谈,否则失其意旨。”

辽兴宗呵呵一乐,说道:“你们谈,朕在边上坐听。”

郑朗无语,喝了一口茶,从儒学讲治国之道。

天知道这是什么治国之道。可他做得很小心,一点也没有让辽兴宗怀疑,反而多次兴趣昂然的额首。

直到将近三更时分,郑朗看了看外面,说道:“陛下,时间不早了,臣也要休息。”

“朕来送你。”

“不必,莫说两国君臣,即便是一国君臣,也要尊卑有序,否则国将不国。”郑朗正色答道。

“好一个尊卑有序,”辽兴宗眼中更是充满欣赏。

郑朗心中暗喜,自己是不能接受契丹任何一官半职的,早迟必会激怒契丹人,不要先想逃,得先想保住生命安全。因此,做一些让步,让契丹皇帝对自己产生好感。

走出皇城,虽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