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百七十九章 降 下(3 / 5)

面一座山峰,肯定没有道路通向峰顶,即便攀爬,到山顶处又出现一个困难。从山峰上面到山顶有十来丈高的绝壁。想上去,很困难。但正是因为这一点,义军没有防备。

至于郑朗在崤山与熊耳山训练士兵爬山,敌人也许听到,也许没有听到,但在他们想法中,仅是为了熟悉在山区作战所做的训练。这时代多会出现过让士兵训练攀岩的?

还是有其他方法攻下此寨,不过最终选择这条方法,是为以后去南方,在更复杂的南岭作战做准备的。

也是欺负候小六没有高超的军事天赋。

上哪儿去弄大量高超军事天赋人士?即便张海,郑朗也未必认为他有多少战略与战术眼光。

候小六若有先见之明,早在自己大军到达之时,一哄而散。凭什么借助这个小山峰,以及三百名不到的手下,与四五千最精锐的宋军负隅顽抗?

陈士安脱下盔甲,连同兵器交到士兵手中。他便是郑朗挑出六人中的一人,想上去,必须轻装前进。其余五人也在做准备,备好挠钩,一些绳子,还有一个特殊打造的抓钩,四个爪子伸出来,能折叠,每一爪皆很长,这些都是粗笨的借力工具。

陈士安将一捆绳子套在肩膀上,绳子不长,仅十几米,也是细绳子,将会一段一段的联接起来,最后用细绳子将粗绳子拽到峰顶。这样做的用意,还是为了减轻负重。

指挥使马群看了看天色,悄声说道:“开始。”

陈士安点了一下头,带着其他五人象一条条缓慢的蛇向上游动。难度很高,场面十分惊险,几乎花了半个时辰,陈士安终于有惊无险第一个登上峰顶。一段段绳索联接起来,将带来的粗绳拉到峰顶,系在一棵大树上,然后六人将十几个士兵,以及更多的绳子拉上来。最后绳子越放越多,达到二十根绳子,速度终于快起来。

指挥使马群登上峰顶,还向下看了看,敌人就在下方巡逻,离得远,又有些夜雾,看得不是很真切。再次看了看天色,天色还早,四更时分,马群长松了一口气,时间抢过来,没有耽搁事。

最后一名士兵被拽上来,重新穿上盔甲,这持续了很长时间,从陈士安登岩起,足足进行了两个时辰。天色已进入五更,启明星在东方都开始明亮了。

但还是来得及,挥了挥手,五百甲士继续向蛇一样,缓缓的,悄无声息的向山下游去。

离敌营终于近了,马群从怀中掏出一个大鞭炮,用火舌点燃,然后喝道:“冲!”

近五百人向敌营冲去。

听到鞭炮声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