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他们全部驱逐过来。有一部分人忠心于宋朝,但数量很少。可以从西夏十万大军潜入好水川宋军居然不察,也能判断出来北方诸族有多少对宋朝忠心的。
还是用这个方法安排。
好处立显,此时元昊入侵,几乎成了一个瞎子,再不象上次好水川之战那么灵光。
同样存在着巨大的隐患。
更要命的是泾原路防线是自安化到渭州、潘原、原州,向北向西密布着大量的堡砦,也驻扎着许多军队。但向东向南几乎没有什么堡砦存在,驻扎的兵力也很少。
元昊没有攻打之前,将郑朗视为平生第一对手。
派斥候进行周密打探。
虽然北境清空,想打听大的消息也不难。正好泾原路为了钱帛,执行市易,许多商人涌入,鱼龙混杂,包括从兰州境内来的蕃子,要民族融合政策,不能搞岐视,对这些蕃子同样一视同人。
利处很多,弊端也有,一些斥候便涌过来,将消息逐步带了回去。于是元昊将视线集中在这一地区。
吴昊找的第一个人便是嵬名伟,是党项人的牙将。
西夏军制比较原始。掌握地方藩镇大权的叫节度使或州刺史,下属有行军司马,牙内都指挥使,蕃部指挥使。后三者统称为牙将。往下还有都押牙,孔目官。另外就是各族军事长官,小族仍称指挥使,大族有军主,副军主,指挥使,副指挥使。几个联合部族则有都军主,都指挥使,都知兵马使,都巡检使,都校,都监,都判。此外部族还有部长,防御部落使,部落游奕使。元昊为帝后,进行了军事改革,一是明号令,以兵法勒诸候,二是建立正规的王朝统军,遥控地方,三是仿照宋朝厢军编制划左右厢十二监军司,四是全民皆兵制,五规定西夏常务军的常备标准。原来存在的各个称号依然保留。比如牙将,都军主,指挥使等等。
嵬名一词是姓。原来李继迁姓李,伪降宋朝后赐姓为赵,李元昊继位,将党项皇室李姓改为党项姓为嵬名。然后又学习唐宋的赐姓制度,将一些内亲与亲信先后赐嵬名一姓。
嵬名伟是牙将,又姓嵬名,被捉住后,立即吸引泾原路高度重视。一番毒打后,先后招供,表示诚服。有供词在手,又考虑到他的影响力,于是泾原路诸位大臣换成优抚手段,将他安顿在潘原城外党项人战俘中,还授了一个都校之职。
自从元昊将主意打到这个群体上,派了斥候秘密联系,再次将他策反。吴昊潜入泾原路,找的第一个人便是他。
看到吴昊,出忽嵬名伟意料,张大嘴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