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十六章 布施(3 / 8)

除了法缘外,还有大和尚呢,一个个气歪了鼻子。

真要将这三十三条不净布施舍去,寺院还能得到什么香火!!!

但这才是释迦牟尼的本义,他是创造一门使百姓忘却烦恼苦痛、扬善去恶的宗教,而不是让世界各地百姓养着几千万白白胖胖的大和尚。只要抓住这个论点,以现在郑朗之能,唐三藏来了,辨不了半个时辰,但可以与唐三藏辨上半个小时。

“佛说,而舍财物彼施报者。如以种子种之咸地烂坏不成。大仙当知。如是之人非不布施不得果报。复次大仙。譬如有人随何所取得种子已种之荒田。彼种子界地界相依。须得天雨种子变坏。虽有牙生不得花果。此布施分不得花果亦复如是。若此布施,永远不会得成证果,顶多是大仙界。最糟糕的不仅于此,布了不净施,如六祖慧能言,实无功德,勿疑先圣之言,武帝心邪,不知正法。武帝者,萧衍也。早年他不信佛得成南梁开国皇帝,一代人君,信了佛布了恶施,活活饿死在台臣。他布了什么施?大通三年出家,让群臣捐钱一亿赎回,大同十二年第三出家,让群臣用两亿钱赎回,太清元年四次出家,让朝廷出资一亿钱赎回。纵观他一生,吃素纳谏俭省爱民,也无大恶,为何如此?这样的人都落得如此下场,各位父亲乡亲,你们用什么与他相比?胡乱的布施,会让你们最终有什么下场,即便这一世侥幸逃过去,下一世会成为什么!”

下一世会成为什么,没有人知道。但杨安国知道一旦今天晚上郑朗所说的话以及这三十三不净布施传出后,会对寺院的香火产生什么影响。

至少韩琦眼睛已经亮起来。

他读的儒家书籍不比郑朗少,但佛家书籍没有碰过几本,这本毗耶娑问经更是听都没有听过。明天得将这本经书弄到手,好好翻一翻。

郑朗到了岸边,对手中的荷叶十分珍惜,用手再三的抚摸,才登上湖岸,借着明亮的月光,能看到他的鞋履居然没有沾一点湖水。然后隐入菊花丛中不见。

忽视卟通几声,几个人跳下湖中,离得有些远,但也不算远,一百来步,那片荷叶郑朗渡完湖,也不要了,可有的人认为它珍贵,于是跳下湖,去争抢那片荷叶。

韩琦大声喊道:“不要将它弄坏。”

虽用了更多的心思在想这个三十三不净施,但荷叶如何当舟渡人韩琦一直在好奇。

钦差有命,几人不敢不听,围着这片荷叶将它捧上堤岸。抢了抢,有一道裂痕,问题不大,韩琦将荷叶翻过来覆过去的察看,也没有看出什么异样,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