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要接送一下。但是不接送,也没有违背朝廷制度。
大倒一番苦水,江钧一摊手道:“你们说的有理,可让某怎么办?”
几个官吏对视一眼,没有答话。
然后喝酒。
这时隔壁画舫上传来美妙的歌喉,离得不太远,只隔了几米,一个盐仓官吏一拍手,将画舫里的记子喊了出来,也唱,但与隔壁画舫上的歌喉相比,相差了十万八千里。
江钧与张从革不满的皱了一下眉头。
一个官吏又说道:“两位转运使,不瞒你说,隔壁船上所有一切都是替你们准备的。”
说着又一拍手,两船靠在一起,他又说道:“请两位转运使过去一坐。”
两人对视一眼,从木板上走到另一艘船上,船上十二名美记,四名美记弹奏丝竹,八名美记轻歌曼舞,其中两名歌记边舞边歌,皆是二八年少之时,长相更是国色天香。
除了这十二名美记就是两个船夫,再无他人。要么船艘中间摆着一些果酒。
“这是何意?”张从革狐疑地问。
“她们是我们替两位转运使准备的婢女,让她们侍候,过了今天晚上,属下们会派人将她们接到苏州去,属下在苏州准备两处宅邸,这是屋契。”说着交上来一个锦盒,递到江钧与张从革手中,知趣的离开。
若在杭州,江钧与江从革万万不能收的,但在苏州,苏州的尹知府,不会象郑朗这么不识相。也可以不收,但随着诸盐仓官退下,画舫已经摇走,不如先乐一乐。
一会儿乱成一团。
这时一艘渔船摇过来,从渔船上跳下四个少年,两个壮汉。
船夫警觉地说道:“你们是什么人?”
没有理他们,六人直接闯进舱内,江钧与张从革差点气昏过去,咱好歹是也是一个转运使,不是小猫小狗,什么人都敢开罪我们了。急忙地穿好衣服,喝道:“你们是谁?”
“我们是郑知府的四个学生。”
又是郑朗,江钧再次喝道:“你们好大胆!”
“为国为民,为何不敢大胆?”王安石从容答道,眼睛往舱里扫。
江钧准备再喝,忽然想到他们的背景,一下怂了。
后世拼爹,这时候也拼爹,范家兄弟的爹职与他们平起平坐,然是君子党的带头大哥,远比他们有声望,另两个学生虽稍差一些,也不差,少年时的王安石训斥范讽就象训小孩子似的,那是三司使,自己仅是转运使,算什么。另一个人的爹不是李刚,可他的岳父却是陈执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