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到泉州港,聘请人手,再徐徐南下。这一行人手也很多,一千多士兵,以及一百多个矿工。
还有一千余人,留在杭州驻扎下来,进行一些训练。士兵多从北方来,水姓与船姓皆不是很好,练的正是这两点。
让人将下余的四百万贯钱绢,送到京城。是杭州,让郑朗敛出这笔财富,十分不易,然而放在整个国家来说,又不算什么。一旦开战,更不算什么。有比没有好,不过所有人眼睛都雪亮的。
这是第一笔财富,若会有大量金银铜调回国内,仅那剩下的契股,又能为国家凑出大笔经费,还有监上的收入。五六倍肯定有了,具体多少,无人敢断言。
好处也有,包括郑朗上了数篇言语激烈的书奏,几乎所有大臣捏着鼻子不敢吭声。骂吧,让你骂几句,谁让你快变成宋朝的小财神。
一系列事务安排下去,郑朗拿着地契下乡。
太平州他是在圈田,这一行是退田。
浙东地区开发得早,首先是湖,它起着最重要的蓄水作用,可豪强们借用湖边的菱淤塞造田,或者直接围湖造田。比如越州的鉴湖,在蒋堂的治理下,还湖为田,但郑朗知道,早晚还保不住,几十年后八千家再度盗湖为田,使一个可以与石臼湖媲美的鉴湖几乎成为历史遗迹,两百平方公里的鉴湖仅剩下三十平公里。
有的湖泊直接消失。
仅是两浙一带,稍大一点的湖泊都遭到伤害,阆州南池、会稽夏盖湖、萧山落星湖、余姚汝仇湖,杭州也有之。不一定所有的湖泊侵田全部退还湖泽,要一一丈量,通过换地的形式,将这些田变成公田,再雇劳力,再度掘深,掘开围陂之堤,将湖水放进来。恢复它的蓄水机制。
这个湖便包括西湖。
它是治理两浙水利最重要的措施,多是山区地形为主,蓄水机制犹为重要,因为这些围田存在,六七月天热,下游之家望水兴叹,秋潦一到,没有湖泊蓄水,下游之家千家万户漂尽一空。
掘了湖,实际耕地面积减少,产量却会增加。
更不会有越州大水事件发生,蒋堂也是因为这次大水,咬着牙齿退鉴湖围田的。
不但湖,还有沟渠池塘,上游的小河,全数被豪强侵占,这些地一一要退还。
整个春天郑朗主要就是在忙着此事。
有的容易执行下去,有的要等到秋后。
还有一件事,沤春天的嫩竹子,请了一些造纸的名匠,甚至从越州请来一些造竹纸的名匠,用天工开物里面的方法制作新竹纸。但不是记住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