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三章 湖上,小露锋芒(5 / 6)

的地步?”

凡事得讲一个理儿。

不能走上来说,你们散吧,不要斗了。

也许能做到,可走过后再斗怎么办,难道派上一两百衙役坐在湖面上看着。

所以讲道理,讲比喻,而且讲得很好,王益听得如醉如痴,老百姓同样一会儿感动,一会儿羞愧,不知如何是好。

恰是郑朗的长处,姓格温和,只好学唐僧了,连小皇燕京喜欢听他讲道理,况且这些老百姓?

一个渔民大着胆子问:“我们如何去争?”

“那些高山那么难争,都被当地百姓争了下来,为什么一个小小的湖泽,难倒我们?未来之前,我在京城就有一些想法,如今转了几天后,想法更明确。”说到这里,转头看着太平州一方的百姓,道:“但想要甜,先得有苦,你们为了美好的未来,可愿意捄之陾陾,度之薨薨,筑之登登,削屡冯冯,百堵皆兴,鼛鼓弗胜?”

后面未听懂,一个百姓又大着胆子问:“状元公,后面那是什么意思啊?”

“这是出自《诗经.緜》,周朝祖先迁移到渭水平原,一无所有,大家共同努力,铲土入筐,投土上墙,齐声打夯,削平凸墙,百业俱肖,人们劳动的声音胜过了鼓声。于是美好的家园出现了。”

“愿意啊,”先是小声回答,后来想一想很激动,两边的百姓一起回答起来。

谁不想有一个好家园!

岸上的官员与百姓看得莫明其妙,这挥手在喊“愿意”,是怎么一回事?

但知道危机解除了。

其实做父母官不难,只要做一个好父母就行了,有时候宠一宠,夸一夸,有时候吓一吓,但有一个首要的前提,要付出一颗爱心。老百姓不怕官员做父母官,就怕官员做老爷官。

激动一会儿,又有一个老百姓小心地问道:“那么状元公,我们怎么去斗?”

“如何去斗,我心中有了一些想法,但不能盲目去斗,要考察好,不仅让你们眼下过上好曰子,也要使你们子孙万代过上好曰子。还有江宁的百姓,你们同样可以站在边上看,学习,借鉴,大家说好不好?”

喊好声齐家响起来。

“眼下大家熬一熬,相信我,别的不说,本官信诺一向良好。”

又是一阵笑声,其实到这时候,所有人都将手上的武器悄悄放了下来,听郑朗演讲。

“给本官两三年时间,一个美好的太平州就会渐渐出现。甚至有可能明年,后年,大家就能看到成果。一两年的时间,大家愿不愿等?”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