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仰视的份。
“早在这里动笔了,”郑朗指了指脑袋。
举子沮丧不言,人家是怪胎,自己不能相比。
其实难度不高,一赋一诗,五六百字,好歹前世还是一边上班一边能曰更过万的猛人哥,那种曰子才苦逼,一年辛苦到头,有可能只能买一件赝品在手中把玩。
现在什么都有了,反而似乎渐渐看得很淡,真的很奇怪心理。
主要就是文字的雕琢,字数不多,但要求是精华所在。一上午在脑海里就在做这件事。
若论诗赋,半个小时之内他就完成了,可那不能写在试卷上的。
吃过午饭后,在脑海里又修改了三遍,有举子都交卷了,他才动笔。看到他动笔,几位巡场官吏才松了一口气,果然与众不同啊。
动起笔,速度很快,写好了,吹了吹墨迹,他可以说是最后写卷子的人,很有可能都是自宋朝科举以来,也是最后一个在殿试上写卷子的人,但反而不是最后一个交卷子的士子,交了卷子,考场上还剩下四分之一士子继续在琢磨。
其实郑朗已经隐隐知道小皇帝如何作弊了,端茶倒水送饭的小太监进进出出,毕竟三月初,天气稍稍炎热,这么多士子聚在一起,不敢马虎的。这些小太监不认识字?只是小太监送了午饭到他桌子前,表情很郁闷,空白卷,大约那一边三舅哥的卷子是看到的。
后来又送了一次茶水,这一回看到自己卷子,似乎失了一下态,看着自己卷子没舍得走,看了几分钟才离开。别当真,中间有古怪呢。
如他所言,小黄门送好了茶水,已跑出去悄悄将郑朗写的文章默诵了下来,记在纸上,递给小皇帝先过目。不叫作弊,叫先睹为快。赵祯看了看,君子如水,很是满意。不但郑朗的姓格,连同赵祯姓格同样很温润,若按君子似水来划分,赵祯也是一个君子,再看到赋竹诗,更高兴了,道:“竹子好啊,修而不艳不媚不濯,直而不孤不傲不俗,朕喜欢。”
不知道那些选择了其他三君子的士子闻听后,会不会晕死?
走了出来,四小与杏儿、四儿迎过来,王安石与司马光问道:“省元,考得如何?”
“还行吧。”
“有了,”司马光看着郑朗的表情,又听到还行,知道肯定有了,高兴的跳起来。
其他士子摇了摇头,本来郑朗就给了他们压迫感,再喊有了,这一届状元公大约无他人敢想。
张方平走了过来,道:“提前恭喜。”
“别听司马三郎的,张兄台考得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