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六章 大三元(5 / 7)

下怎么以名器轻易授之与人,乃科考需之何益?陛下,此举更是不当。”

“崔家三郎是你的舅哥。”郑朗虽然姓格温和,也是直臣,肯定不容许自己以进士私授大臣了,怎么办,赵祯岔开这个话题。

“陛下,臣不是固执之辈,有法有度,可此法绝无多少度可宽松之。至于崔三郎,举贤不避亲仇,处罚也当不避亲仇,此才是真正古风。”

“卿之言乃是至理,”赵祯郑重地说道。

“臣告辞。”王德用抢亲之事顺带着说一说,主要是说特奏名制。

目送着他远去,赵祯叹息一声:“此子才是朝廷将来栋梁之材。”

“最难得的温厚之气。”阎文应道。

“但快了,”赵祯想到了殿试,立即高兴起来。

……江杏儿与四儿高兴的在收拾行李。

王安石对郑朗昨天进宫进谏不置与否,司马光还是不大赞成。不是不能进谏,若是为了科考的举,进一下谏还能称为直臣。但为了王德用捉婿的事进谏,小师父也犯了他所说的直臣戾气之戒。

想一想,崔三郎与秦家小娘子什么关系?很有可能连面都没有见到过,更不知道对方人品行好坏,这边王德用用暴力手段逼迫,为什么宁死不从?这仅是王崔秦三家的家务事,小老师就是娶了崔家小娘子,也不能插手。当初崔有节是长辈,好心让高衙内过来,显示小老师的肚量,小老师还一肚子不快呢!

再说,天下间不平的事务事何其之多,连这个也要管,就是孔夫子在世,也休想管得过来!

这正是着了小节,忘记了大事。

而且象这样下去,眼里绝对容不得下一粒沙子,不对,是一粒灰尘,得,这世间藏污纳垢的事太多,到终南山或者华山寻一处深山大壑前去隐居吧,眼不见心不烦。更不要做官了,官场上的勾心斗角不要太多,谁容得你一个圣人插入其间!

坐上了马车,江杏儿钦佩地说:“郑郎你真好。”

“蜉蚁撼树,对不对?”

“不对。”

“螳臂当车,对不对?”

“不对。”

“捡芝麻丢甜瓜对不对?”

“不对。”

“昨天晚上我全部做了,你说对不对?”

“奴没有听明白。”

“我昨天晚上进了一谏,能不能使这天下人从此不再嫌穷爱富?”

“不能。”

“但我昨天晚上的进谏传出去,会惹起多少人憎恶?于其让这么多天憎恶,不如进其他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