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于是盘坐于床上,每天在脑海里一幕幕的回想温习。
“解元一定会高中的。”
“正是你们这么说,我反而未必能高中,”郑朗道。
严掌柜不解。
不过没有郑朗说得严重,他姓格散漫,有影响,但不是很大。可若是遇到一个心理素质差的,诸人越是这样期待,压力会越大,反而到时候发挥不出来。
又问道:“你家孙子学业如何?”
“他还算努力,但哪里比得上解元。”
“也算好的,”郑朗与严家子谈过几次,资质中上,不算太笨,至少远胜过自己那七位好哥子,也用功,又说道:“不知道省试结果,若能考中,殿试结束,你将孙子交给我吧。”
“解元……”严掌柜一下子跪了下来,说道:“我那有这个胆量。”
人家教的是天才儿童,是吕相公的儿子,自家是什么?原来还想一想,事情越往后发展,他想都不敢想了。
“君子一言,驷马难追。若是连诺言都遵守不了,谈何君子?还有,你想来,太胖了,我扶不起。”
“是,是,”严掌柜一张大胖脸上,绽放出一朵朵荷花。
郑朗摇了摇头,自己还没有考中呢。一切要考试成绩说话。但现在的考试录取率是低了些,可更人姓化。比如后来的高考什么,就那么短的时间,必须考完,那怕你腹有千般的锦锈,若是反应不快,在短时间内没有将试卷答完,对不起,你淘汰了。现在的科考时间很宽裕的,整整三天时间,三天时间写一些填空题、解释题,一首小诗,一首小赋,几篇作文。更适合他这种坦然的姓格,慢慢琢磨。
来到了里面院子,两个大舅哥很惊喜的迎了出来。时与时不同,人也不同。这位小妹夫名字都上了朝廷的诏书,未来不可想像啊。
坐了下来,郑朗说道:“我来是说一说科考的事。”
“请教。”
“十段文的技巧我也教给你们,说一说诗赋,多人皆喜用典故。”
“是啊,大郎,你说中我内心。”大舅哥高兴地说道。
“大哥,你不用急,我话还没有说完,可典故有一个度,一首诗里顶多用两个典故,多了就堆砌了,少了过于平淡。大哥三哥,你们中和一下,倒是很好。还有赋,一首赋里典故不能超过五个。这些典故最好选用儒家经典,道、法、名、杂、墨、阴阳、兵、农、纵横等诸家,不是不能用,最好不用为妙。因为你们是儒家子弟!若将这个平衡掌握好了,就成功了一小半。然后再想,尽量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