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十四章 粉琴(2 / 3)

幅画才画好,郑朗就站在边上看。因为画得仔细,单论画技,这幅《春山林溪图》已不亚于他的名作《渔父图》多少。仅这幅图,不论观摩带给他的启发,五十两银子也值了。

“谢过。”郑朗接过画,再次施礼,上了牛车离去。来就是来,走就是走,从来不拖泥带水,因此姿态很潇洒。许多百姓眺望着他的背影消失,然后艳羡的看着许道宁。明天这个卖药的就名扬京城了。

事实也如此,第二天终于有人登门求画,先是商贾,后来逐渐名气起来了,他的画得到更多的人承认,居然都有士大夫向他求画。不过这小子死姓不改,有了钱,狂吃狂喝,老酒吃高了,在京城与一哥子发生了冲突,将这个哥子打得半死,结果又逃回了长安。前面到了长安城,后面就被衙役围上,赔了一大笔钱,知道是他的禀姓,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此案哭笑不得的消结。

然而这种禀姓,打死国画院的官员,也不敢将他纳入画院中来。老小子,行径太过恶劣!

……

绘画不仅是山水,还有人物、畜兽、花木翎毛、鬼神、屋舍,这是一门博大精深的艺术。

但郑朗此行到此为止了,反对的人多,这一点很让郑朗感到无力,自己画技还跟不上来,过于求急,效果不会很大,又不敢分太多的心。因此观摩了三个大家足矣。

还是很他带来一些收获的,不过这个收获眼下是一粒种籽,还要等它发芽、长大、开花、结果,最后才能收获。

于是转到另一行当去了,琴。

第一个对象就是柳玉娘,当初还有一个约定要承诺。

吃了晚饭,来到红嶂馆,让一个龟奴通禀一声。不久后,柳玉娘身穿着一件大红毛氅,迎了出来,来到郑朗面前,伸出酥嫩的小手交叠在小腹上,按腿叩首,手抚鬓角。也就是万福礼,非是满清的万福礼,而是宋代的抚鬓万福礼。

略过隆重,一般女子欠一下身,就表示行过礼了。

这是表示对郑朗尊重的。

“不敢当,”郑朗虚扶了一下,带着江杏儿与四儿来到柳玉娘的香闺。柳玉娘有些幽怨,心里想到,你到我闺房里,干嘛带两个小姑娘一道过来,又不大好说。郁闷的将郑朗带进了闺房,这是郑朗第二次进入记院行首的香阁,看了看,红被叠浪,青帐卷云,脂粉味也很重,香气袭人。相比于江杏儿那间简约的闺阁,柳玉芳的闺阁更浓艳一些,也多了一层暧昧的气息。

屋内也生起了炭火,温暖如春,柳玉娘脱下了大氅,里面是一件宝榴红敞口薄纱长裙,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