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 三家祖(3 / 4)

锐行草,傅山的大喜大悲,吴昌硕的行云流水书,除了前两者,后几者都很生涩,可不妨碍使周越受益。

周越每看到一种字,都讶声连连,喜不自胜。

这一番交流,郑朗也受益非浅。虽没有让他找到突破口,却进一步的夯实了他书法的基础。并且周越有着丰富的理论,教得又认真,不明白的地方,还亲手拿笔在纸上书写做示范,更加快了郑朗吸收的速度。

一老一小,交流到了三更时分,周越才将他放回去。若不是他宅子小,都有可能想留郑朗住下来。

临行前,又将他与兄长周起合著的《书苑》赠送了一本给郑朗,这本书中专门讲述了宋朝以前历代书法艺理论的,可以说是书法史上一本重要的工具书籍,然而因为种种原因,后世失传了,仅有片断文字,散于历代文人书家的引文当中。

郑朗如获重宝,连说了两三声谢字,这才告辞。

……

崔娴也在家中练字。

敢情是比上了。不过郑朗可不知道。但这一天心情忽然烦闷起来,哥哥看过了,说是收下那个行首仅是因为她喜欢书法。笨蛋哥哥,这岂不是更危险,情投意合啊。

看,聪明人想法就是不一样的。

还有哥哥又说了一句,担心郑家子长不大,一开始不明白,真的不是很懂,过了好几天才渐渐领悟过来。

渐渐长大了,知道得更多。

自己早晚要嫁人的,可找了一个夫婿,乍就这么多麻烦?

想到这里,不由的恨恨用毛笔,在纸上狠狠戳了几个大墨汁。

“小妹,你在做么?”

崔娴急忙将纸叠起来,回过头,咬着牙,看着大哥二哥三哥,不平的嚷道:“哎,我长大啦,这是我的闺房,你们进来,请通知一声好不好?”

二哥老实,嘿嘿道:“是大哥拉我们进来的。”

大舅哥朝他瞪了一眼,然后笑嘻嘻的说:“小妹啊,郑家子出来啦。”

“他又到哪儿生事了?”

“没……”说得很不理直气壮,这次郑家子出来虽没有做坏事,也不能说没有生事。

三哥嘴直口快,直接说了:“我听说他此次出来与人交流书法的,去了洛阳,找了一个去年的进士叫欧阳修的,又去了河中府,找了范仲淹,接着又去了绛州找文彦博,然后转到东京城,找了国子监的博士,书法大家周越交流心得。也不算是生事。”

“不生事,怎么传到你们耳朵里面?”

三哥不能言,过程是这样的,中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