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媚,青,粉,烟,絮,轻,翠,阴,碧,白,晕,新,都能做一件花衣赏了。
辨也没法子辨解,自己小妹才十岁,自己都二十二岁了。两者年龄的差距,就没有办法比较。管它是什么南朝体,北朝体,上官体,一个十岁的孩子,写出这样的诗,还能争什么!
“这一个月,你也别想出门,给我关在家里面,好好写二十篇时文,再写二十首诗,不准用任何典故!”崔有节强行矫正。
说完了,又冲崔娴招了招手,说道:“你过来。”
“是,爹爹。”
走了出来,崔有节怜爱的抚摸着她的小辫儿,说道:“你终是一个女孩子家,女红才是你的本份。”
“爹爹,我也在学,还学了刺绣。”
“哦,让我看看。”
崔娴将崔有节带到她的闺房,拿出一方绣帕,上面绣着一株寒梅含苞欲放,还有一个小娘子探出半个头来,又绣着一首小诗: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曰绮窗前,寒梅著花末。
图案绣得很生动,字也好看。
笑道:“嗯,不错,不错。”
“爹爹,孩儿想问一件事。”
“问吧。”
“孩儿听说那,那……”鼓起勇气问道:“那个郑家的小郎很不好。”
“以前小,不懂事是有的,但经过那次教训后,改了。他写的那篇文章,你不是看过了吗?就凭借那篇文章,都胜过了你的大哥。”
“他那么小,以前又顽劣,就是改,几个月,怎么能长进如此?有可能是别人代写的。”
“不会,我是突然前去登门造访,他们家里的人又不知道。况且几个妇人在家里面,会有什么好主意。”
“若是有些才华,郑伯父在世时,管教得严,为什么名声不扬?”
一个小萝莉居然有这么细腻的心思!
仅一个疑问,都让崔有节居然产生了怀疑。不过不能说出来,道:“别要想那么多,爹爹与他有了约定。有没有本事,七年后就能看出来。上了考场,谁个帮他代写?”
崔娴还想说。
崔有节抢着说道:“乖女儿,爹爹不会害你。”
“嗯。”
然后走了出去,心中有些叹息。自己这个小女儿的聪慧,长相,才气,配那个郑家子可惜了。虽有了那条看似不可能的约定,心中多少生起后悔之意。
……
但最轰动郑州的是郑朗的大舅。
几句对句很快传了出去。
武无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