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3章 挑花眼(3 / 4)

史基础。

可以说这就是中华绘画的老祖宗,后世所有中华画作基本都是从马家窑的彩陶文化中演变而出。

马家窑文化同样是将史前文化的发展到了登峰造极的高度。其彩陶图案之多样,题材之丰富,构思之灵巧,是史前任何一种远古文化都不可比拟的。

可以说马家窑的彩陶在陶器中的地位,不下于青花瓷在瓷器中的地位。其彩陶更是足足占据整个陶系的二至五成。

同样的不列颠这博物馆里收藏的马家窑彩陶,一样是丰富多彩,样式数量都足以让人惊叹。

很多时候,随便让你挑,都会挑花眼。

元青花、马家窑彩陶、宋代五大名窑,其中宋代汝窑瓷,天下传世不过百,共和国内大型博物馆里能有一件汝窑瓷就是很老不起的事,因为宋代汝窑瓷在南宋时期就成了难得的珍宝,但这里一样有瓶、洗、碗、茶盏等足足六件汝窑瓷。

“挑花眼,真是挑花眼啊,这么多东西,真想一下子全部搬回去,可惜只能挑选五千之数,可惜……”

“其他的不管,这副女史箴图,一定是要带回去的,老毛子都是拿它当镇馆之宝的。”

…………展厅里一次次辗转逗留,一道道身影各自记录着非拿不可的珍宝,足足费了几个小时时间,众人才逐一走向一些并不对外随意开放的藏室,看着藏室内依次陈列的众多文物,众多大家们再一次看花了眼。

哪怕是赵老、毕老、宋老等人,这一刻一样是纷纷感慨不已,而赵老更是快速走到一个画卷之前,激动的开口。

东晋顾恺之的女史箴图,在外界所知的几个版本里,其实全部是摹本,不过就算是摹本一样是难得的传世之宝,收藏在不列颠这首都博物馆里的一个唐人摹本,就是其一,也是所有摹本里最精美最有艺术价值的版本。

它是外界所知最早的中国绢画,是中国美术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作品,更一直都是历代宫廷收藏的珍宝。

就是现在,一样是这里的镇馆之宝。

看到这样的宝贝,对于极为喜欢书法字画的赵老来说,其吸引力绝不下于外面众多瓷器对毕老等人的吸引力。

“这个是要拿走,不过还是先记下来,等我们回去再慢慢筛选。”周明落也笑着走了过来,拿出本子就记录下来。

这二三十个专家收藏家,其实每个人的爱好都有不同之处,他们心下记录必然要拿回去的东西,肯定有不同的偏重,而每个人的记录也必然有重复的。

不过这些都不要紧,每个人都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