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9章 操碎了心(5 / 7)

重生之官路商途 更俗 6066 字 2021-06-18

三亿人口的庞大石油消费市场就给三家公司分,要不能赚钱还真要三家公司的高层愚蠢到相当的程度才行——另外,许多国企在沪深两市喜欢搞幕后交易,但在外国友人面前却又表现十分的干净跟规矩,国家经贸委与中海石油将刘成卫推出来负责上市公司,也是要改善海外投资人对中国石油工业的看法。”

“诚然,你对国内产业政策的理解之深刻,少有人能及,中海油这次香港上市融资的最大卖点就是对海洋石油能源的垄断专营,”崔国恒看到柚木矮几上放着的香港报刊《明报》,说道,“不过眼下媒体与一些投行发布的负面报道与报告却集中火力攻击这点,这点有些头疼。”

张恪点点头,承认他对此也很头疼。

媒体的负面报道也不是要说中国政府对石油产业的垄断专营政策罪大恶极,中央九九年初正式的放开民营资本、外资进入成品油销售的限制,像广州等最早试点的地方,港资与民营的加油站规模已经超过控制南方市场的中石化,这些媒体与投行都大胆预测中国政府会进一步的放开对原油开采与炼制产业领域的限制——这将对中海油最重要的一项无形资产即对海洋石油的垄断专营权造成破坏性的冲击。

中海油还是缺乏经验,一方面,中海油拼命跟投资者解释对海洋石油能源的垄断专营是上市公司最大的财富,另一方面,媒体与投行却判断说中海油对海洋石油能源的垄断专营权会受到冲击,未来中石油、中石化的石油能源垄断专营权也会收到冲击——九九年,刚刚进入成品油销售领域的民营资本都相信国家会陆续放开对石油产业的限制,国内媒体也在煽风点火的进行这方面的报道,中海油却一味的强调垄断专营权,在投资人看来有些色厉内荏的感觉,疑虑更深。

另外,就算原油开采与炼化领域,也不是就一点口子都没有打开。

前天的香港明报就以整版篇幅报道了西宁地区民营资本进入原油开采、炼油产业的状况。

早在九四年,中国石油天燃气总公司(中石油)因为西宁地区原油开采效率极低(赚不到钱)的原因,与西宁政府签订地区资源开发协议,将一些油田交给市县地方政府组织开发,地方政府由于缺乏资金与技术,纷纷采用招商引资、出让井位的方式,引进联营单位参与石油开发,其中也包括民营资本,导致西宁地区前先涌向出一千多家民营采油及炼油企业(民营采油倒是很赚钱、环境破坏也大),此时已经成为西宁地区的支柱产业。

虽然在国内石油开采领域,这只是很微小的一部分,也没有得到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