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3章 分歧(5 / 8)

重生之官路商途 更俗 7068 字 2021-06-18

真听到有人提出不同意见,葛建德心里还是很不痛快,这几乎为为官者的通病,他略沉着脸色,说道:“不要只将眼光盯在不好的方面。中央要上晶圆项目是从七十年代末期就开始,搞了三回,三回都以失败而告终,但是中央仍然不惜成本的要上晶圆项目,这是为什么?难怪没有从前三次的失败里没有吸取足够的经验教训吗,难怪没有意识到其中的困难吗?集成电路芯片制造是电子产业的基石,就是砸锅卖铁也要搞。虽然这次的合作还有些不尽人意的地方,但是比起以前几次不太成功的合作,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这个机会也是得之不易,要不是516案,三井也不会主动示好,我们要抓住这个机会。技术、管理团队、市场销售都是我们的弱项不假,但是我们不考虑日后想方设法的去补足,难道指望人家现在就全部白给我们吗?中央决策组建华夏电子信息产业集团,就是寄望我们华夏电子能在国内信息产业发展上承担大的责任,不能因为要自己去克服一些困难,就有所畏惧,眼睛就消极的紧盯在不好的地方……”葛建德话里藏刀夹剑,将肖瑞民的质疑反驳了一通。

肖瑞民瞥眼看着耿重阳的脸色难辨喜怒,不过葛建德暗夹刀棍的话让他心里很不舒服,犹豫了一会儿,还是下定决心说出来:“国内已有中晶微芯,我们再与NEC合资建0.35微米的晶圆厂就有重复建设之嫌。另外,就现有的情况来看,中晶微芯发展的条件要优越得多,他们去年花了大力气从台积电、创新、德仪等晶圆厂一共引进来超过二百名的中高级工程技术人员,这么庞大的工程技术管理团队保证了中晶微芯的建设与开工需要——NEC只同意派遣50人的团队,规模上要少许多。中晶微芯在工厂建设的同时,就在橡树园里投入巨资先打造亚洲一流的研究晶圆制程技术实验平台,招聘大量的高素质硕士、博士人员进行技术力量的梯队培养——NEC只同意我们使用他们提供的技术,限制我们涉足后续的研发,后续技术力量的梯队培养也无从谈起。锦湖自身在集成电路设计上的技术优势以及与德仪的密切关系,将保证中晶微芯建成后就有一定的市场需求——而我们在这一块很薄弱,只能从代工市场拿订单,而是代工市场的销售也被NEC控制。眼下国内要发展晶圆制造产业,政策向中晶微芯倾斜似乎更更合适一些……”

“难怪你希望看到国内的信息产业被一家民营企业抓住七寸?”葛建德毫不客气的厉声指责肖瑞民,他知道这也是耿重阳心中的痛,说了这句狠话,还刻意瞥了耿重阳一眼,耿重阳只是眉头微跳,倒也没有其他的反应。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