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8章 争夺河套之战(3 / 4)

大明第一莽夫 朕闻上古 3835 字 10个月前

的新家园。

朱祁镇复辟之后,还是一样的昏庸愚蠢,而鞑靼部三大首领毛里孩、阿罗出、孛罗忽在这一时期争相进入河套平原,进而威胁陕西地区,大明第一次失去了对河套地区的控制。

直至成化帝朱见深即位,这位罕见的英主,最为人所称道的功绩,就是将河套平原从蒙古人手中夺了回来。

从成化初年开始,鞑靼首领毛里孩就屡次通过河套平原侵犯固原、大同等地,并向明廷请求入贡,成化朝廷认为毛里孩狡诈不可信,拒绝他入贡,结果毛里孩恼羞成怒,加大了南侵力度,攻打固原、安定、韦州等地,由于他们并不攻城夺地,而是抢一把人口和牲畜就走,他们也被明廷称为“套寇”。

成化君臣都主张要实行“剿套”,就是在探知进入河套的蒙古部众的分布和活动情况后,选派精兵强将迅速出击,将他们通通剿灭。

朱见深可是妥妥的鹰派皇帝,立刻就同意实行“剿套”方略,于是令右副都御史王越出兵“剿套”,王越率两路军出击,虽然斩获颇多,但是明军人数不够,没法将这帮蒙古人彻底赶出河套。

在接下来的两三年,不断有眼光长远之人提出要组织十万人以上的大军“剿套”,然而因为文臣缙绅的阻扰都没能得以推行。

直至成化九年,鞑靼首领满都鲁、孛罗忽和癿加思兰从河套出发,侵犯宁夏、陕西、甘肃等地,王越抓住机会突袭蒙古人盘踞的红盐池,一股捣毁了对方老巢,斩首三百余级,获得了“红盐池之捷”,几个鞑靼首领见基地爆炸,赶紧北撤退出河套地区。明军成功收复河套平原,其后明军对鞑靼人又取得了“威宁海大捷”等一系列胜利,重创了蒙古各部的力量,终于再次掌控了河套。

不过成化之后,便是“朱中兴”,达延汗中兴了蒙古,朱中兴却没能中兴大明,达延汗小王子统一了漠南地区,成为大明北部边境新的大患,他对大明北部边境的寇抄劫掠力度,相比毛里孩时期更加激烈。

这个蒙古中兴之主带着部众重新入据河套地区,先后抢掠甘肃地区数十万头牲畜和不计其数的人口,杀掠众多军士和边民。

朱中兴忍无可忍,于弘治十一年七月进行大规模的“剿套”运动,可笑的是在文臣缙绅把持朝政之下,武将武勋被打压得只剩下寥寥几人,朱中兴不得不起用年逾七旬的老将王越出山,然而王越也没能取得什么战果,因为大明边军在此刻已经彻底废了。

后面就是朱中兴雷声大,雨点小地几次“剿套”行动,自家军队毫无战力可言,更别提什么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