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恣意享乐?
奈何先前朝政大权尽在文臣缙绅手中,好不容易出了一位还算英明的成化皇帝,又没能多活一段时间,继位的这个大明中兴之主,更是做得一手好事,直接变纳粮开中为纳银开中,等同于是狠狠给了九边军民心口一刀!
因为他弘治皇帝做的好事,这些年来九边军民饿死冻死之人不计其数,死在蛮夷铁骑之下者更是数不胜数!
偏偏他们还要忍受着文臣缙绅的刁难和责骂,该得的赏赐更是被一再削减!
怨气,不满,愤怒……早就充斥在九边军镇之间,将士哗变更是时常发生!
韩辅本人都快对这朝廷失去希望了,他想不到这样的朝廷还能延续多久,就算现在不亡,迟早也是会亡的。
直到现在,大明中山侯横空出世,不但将日益衰亡的京军团营训练成了精锐战兵,而且还率军出海直接灭了倭国,现在更是力压朝堂重建五府,让天下将士都看到了晋升的希望!
中山侯汤昊,当真是武勋的希望啊!
“除了重建五府,汤侯还针对九边军镇的边军将士提出了一些赏赐措施,想来用不了多久朝廷的公文就会下达了!”
毛伦叹了口气,赞叹道:“若非中山侯出手,逼得朝廷重新恢复祖制,改纳银开中为纳粮开中,那些商人又重新回来屯田了,军民日子也总算是好过一些了,只怕辽东局势早就崩坏了啊!”
事实就是如此,商贾的重要性在此刻体现得淋漓尽致。
国朝初年推行纳粮开中国策,商贾为了谋利选择就地在九边军镇屯田,这样粮食有收成了直接就可以就近送到边镇了,不必承担长途运输的损耗,拿到相关凭证再送给专门负责与盐场打交道的伙伴手中,这套流程走下来他们也可以赚取利润,但最大受益者无疑是九边军民。
因为商贾会带来流动性,会成为九边和内地交流的渠道,不管是吃的喝的还是穿的,或者说九边军镇从外邦蛮夷手中获得的牛羊马匹动物皮毛等等都可以与商贾交易,从而补贴家用。
此外最为关键的,那自然是屯田了。
纳粮开中期间,因为商贾在九边军镇就地屯田,无疑确保了九边军镇的粮食所需,九边粮价也稳定在一定的价格之内,军民们不必为了粮食而发愁。
然而等到弘治皇帝改纳粮开中为纳银开中,商贾们直接交银子给户部就可以拿到盐引,自然不会再屯什么田了,商贾全面撤走,九边商屯因此废置,粮食就成了九边军民不得不面临的难题,就算还有商队从内地运送粮食过来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