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好消息——石见银矿确实存在,并且藏银量不可估计,至少远超大明所有正在开采的银矿!
这是什么概念?
大明王朝一年的税银收入也不过才三百万两左右!
然而,现在情况却完全不同了。
说句可笑的话,在这大明朝参加武科举,这些武夫不但要饱读诗书,而且还得有文采做出策略,“先之以谋略,次之以武艺”,把军事谋略置于军事技术之上。
正常一个出使他国的大明使团,正使一人副使一人,最多加上一些随行官员但也不会超过十人,然后就是行人司官员二十余人,总体人数确保在五十人以下。
仅仅只需要换上一个天子,文臣缙绅就成功地卷土重来,再次执掌朝政大权!
一代天子就算再厉害,不过数十年的时间,文臣缙绅们完全熬得起,也完全等得起!
说句不好听的话,皇帝天子对文臣缙绅而言,其实并没有那么重要。
朱厚照激动得面红耳赤,狠狠捶了汤昊胸口一拳。
这支使团由礼部右侍郎谢铎率领,汤昊派遣马永和邓伯颜率两千战兵护送,一去就是三年之久,没有任何消息传来,正当朝野上下都快要将他们给遗忘的时候,这些家伙终于回来了,而且还带回来了这个震撼人心的消息!
可到了弘治六年,朝廷定武科六年一试,先策略,后弓马,策不中者不准试弓马。
“嗯,先别高兴得太早!”
也就是说,这座倭国的石见银矿,藏银堪比大明三四十年的税银收入!
要是可以将其收入囊中,那他朱厚照还愁什么没有银子训练战兵了?
当初汤昊为了推动大明走向海洋,所以设计道出了倭国石见银矿一事,逼迫朝廷派遣使团前去倭国查证,名义上是去调停倭国各地大名的内部争斗。
所以朱厚照立刻召见了汤昊,后者听闻谢铎等人终于回来了,也是有些欣喜。
汤昊没好气地提醒道:“那座银矿现在可还不是你的,而是人家大内义兴的!”
文臣缙绅需要的是一個稳定的朝局和成熟的政务处理体系,只要大明这个强大的机器仍然在正常运转当中,那么无论御座上坐的那个人是谁,文臣缙绅都是不可或缺的。
当然,相比于太祖高皇帝这种暴君独夫,他们自然还是更加希望每一任大明皇帝都最好是弘治皇帝这样的圣君贤主。
如果在答策的笔试中不及格,如果你写不出一篇好文章,便不能参加武试,更别谈什么高中武举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