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心性凉薄(2 / 4)

大明第一莽夫 朕闻上古 3234 字 11个月前

人刘健的嘱托,绝不能让李东阳独霸内阁,那么此刻黄希斋提出剥离李东阳的权柄,谢迁自然是乐得如此,抓住机会先将翰林院送给杨廷和!

毕竟内阁里面就三位大学士,他谢迁主动提议举荐杨廷和,难不成你李东阳还敢从旁置喙不成?

谢迁这个提议,妙就妙在杨廷和的身份。

黄希斋甫一出手表态,直接就要割裂李东阳这位内阁首辅的权柄。

为什么?

因为杨廷和是正德帝师啊!

正因为他是帝师,所以杨廷和走的仕途之路,就会跟刘健一样,由翰林院至东宫再到内阁,最后晋升为内阁首辅!

“李学士既然久病缠身,内阁事务又颇为繁忙,确实不宜继续兼管内阁事务。”

皇帝陛下绝对会答应,其余文臣士大夫自然也能够接受。

杨廷和只要不犯下什么政治错误,他迟早都会晋升为内阁首辅,既然如此何必因为这件小事与人家结怨呢?

不如结個善缘!

因此,吏部左侍郎王鏊、户部尚书韩文、礼部尚书张昇、兵部尚书杨一清、刑部尚书闵珪、工部尚书李善等朝堂重臣纷纷开口附议,请求皇帝陛下任命杨廷和兼管翰林院,剥夺内阁首辅李东阳的权柄。

李东阳先前还只是文渊阁大学士,却因为兼管翰林院,凭借着文坛领袖的身份,饶是朱厚照也不敢直接将此人给罢官去职。

满朝文武又不是傻子,能够站在这大殿里面上朝的人,都是宦海沉浮了几十年的人精老狐狸。

“臣以为文渊阁大学士杨廷和初入内阁,对内阁事务尚且不熟悉,可以兼管翰林院事务,以此培养理政能力。”

因此,翰林虽然是闲散文官,无行政实权,老大翰林学士才正五品,负责修书撰史,起草诏书,为皇室成员侍读或者给皇帝做文学侍从,担任科举考官等等。

唯一可能的争斗,可能就是翰林院内部的自己人争斗了,为了挑一个好的前程,为了进入东宫任职等等,但放在朝堂之上,他们还真是没有什么话语权。

如果不是考虑到这李东阳还没做几个月的内阁首辅,群臣都想直接将他给拉下马来了!

不过,疯狂攻讦和弹劾那肯定是少不了的,至少不能让这李东阳安安稳稳地做他的内阁首辅!

所以黄希斋不得不开口,哪怕李东阳现在是内阁首辅,但那又如何?

你既然敢做难道还怕别人攻讦吗?

谨身殿大学士谢迁也沉声开口道:“陛下,黄学士所言非虚。”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