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 危局(1 / 2)

大明第一莽夫 朕闻上古 1747 字 11个月前

即宰相或国务院总理),当由他主导的变法改革运动处于关键时刻,他的父亲却忽然过世了。

一般来说,官员丁忧回家会保留官职,而且俸禄照旧,期满后还要官复原职。

大明以礼法治天下,规定“丁忧”这一制度,主要是为了宣扬孝道,而宣扬孝道的目的是为了加深官员的忠君思想,也就是维护统治者自身的统治地位。

当然,被夺情的官员一般都是位高权重,担负着重要的责任和使命。

与丁忧相对的制度,叫做“夺情”。

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丁忧制度就成了各朝代一致奉行的铁律。

历朝历代,任何变法革新都面临着巨大的阻力和反弹,守旧派与维新派的厮杀斗争一直存在,张居正主导的变法也不例外。

比如,效仿当年那位永乐皇帝,掌控海外商路,利用海贸利润养兵练兵,从而实现“富国强兵”的中兴之策。

许进这场丁忧,将会持续三年,彻底打乱了汤昊的所有布局和谋划。

新任兵部尚书,执掌天下戎政的大司马,是杨一清。

杨一清,这个人,汤昊有所耳闻。

云南安宁人,成化八年进士,历任中书舍人、山西按察使司佥事、陕西提学副使、太常寺少、南京太常寺卿、陕西巡抚、三边总制等职,确实是个文武双全的奇才。

但是,他这青云直上的大好仕途,依靠的却是刘大夏,依靠的却是李东阳,依靠的却是湖广乡党!

弘治十五年,因刘大夏一再举荐,杨一清升任都察院左副都御史,担任陕西巡抚,负责督理陕西马政,期间平定边疆进犯、弹劾贪庸总兵武安侯郑宏,并裁减镇守中官费用,使得军纪严明。

而后正德元年,蒙古小王子听闻大明王朝换了皇帝,想要试试这个小皇帝的成色,数万蒙古军入侵固原,总兵官曹雄拒绝派兵援助,杨一清于是率轻骑自平凉昼夜行军,抵御入侵并发动奇袭,击退蒙古军的进犯。

此后,杨一清以延绥、宁夏、甘肃三地有警不相援,请求朝廷任命大臣兼管理,刘大夏于是请求朝廷任命杨一清总制三镇军务(陕甘总督),朝廷自无不可,此后杨一清以右都御史总制三边军务,堪称第一封疆大吏。

但是,不管怎么说,杨一清都是不折不扣的湖广乡党中人,就算他再出色再有能力,他也是受刘大夏和李东阳提携而上位的,这份恩情他得要偿还!

因此,杨一清摇身一变成了兵部尚书,执掌天下戎政的大司马!

为什么说这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