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世道不公!汤昊再杀人!(3 / 3)

大明第一莽夫 朕闻上古 2689 字 11个月前

这海边盐场的浓烟,可是飘不到京师之地,也飘不到大明朝堂啊!

仅仅只有一口大锅和一个灶台,以及无数堆满的柴火。

从夙沙氏煮制海盐开始,一直到隋唐时期,海盐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都是通过煮、煎来制取,“煮海为盐”即“煎制海盐”。

一直到了大明王朝,这晒盐技术也没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推广,永乐初年朝廷曾开始尝试废锅灶、建盐田,改蒸煮为日晒,然后结果就是食盐生产量大大降低,太多人的利益因此受损,所以最后不得不又恢复以煮盐为主。

听到这话,妇人这才看向了汤昊,眼神里面满是戒备。

汤昊拉着小囡囡的手,仔细观察着眼前灶户煮盐。

或许是为了搭建方便,所以这一排排的灶台作坊,都是搭建在背靠海边的小山脚下

沿着小山脚下,一排排上百个煮盐的灶台正在吞吐着浓烟。

宋元时期出现了“晒曝成盐”的晒盐方法,但因技术不够成熟,煎盐仍多于晒盐,而且这也是为了满足朝廷对于盐业利润的需求。

听见自家女儿的声音,妇人顿时大惊失色,一把将孩子抱在了怀里,警惕地看了看四周。

说白了,国朝利益最重要,贸然间改动这些制盐方式,万一再像永乐朝那次一样,导致盐产量大跌,朝廷收入也跟着大跌,那这个责任谁来承担,这個窟窿谁来填补?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少一事不如没有事!

具体流程是通过刮取海边咸土(后来用草木灰等吸取海水)作为制盐原料,用水冲淋溶解盐分,形成卤水,然后将卤水置于敞口容器内充分晾晒,燃薪加热蒸发水分,取得盐粒,这种方法被称为“淋卤煎盐”。

本章完)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