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退让与妥协!湖广乡党沦为牺牲品!(1 / 3)

大明第一莽夫 朕闻上古 2635 字 11个月前

罢免一切官职!

革除一切功名!

全家流放辽东!

当听到这个处置后,曾鉴如遭雷击!

流放辽东,这无异于是慢性死亡!

辽东乃是东北的边陲之地,被称为“东北虎窜”,辽东气候非常寒冷,冬季漫长,夏季短暂,根本无法正常耕种作物,是以辽东地广人稀,再加上盘踞着大量蒙古、女真等蛮夷,成了国朝流放重犯的去处!

曾鉴怎么都没有想到,小皇帝竟会如此铁血无情!

他没想到眼前年轻尚幼的帝王,根本就不按常理出牌。

按照常理,自己这等朝堂重臣请辞,做为皇帝应该出言挽留才是,然后曾鉴就可顺势提出要求,请求小皇帝饶恕那五十六人,最不济有人要保住人家的性命和官身。

可是这小皇帝不但不予挽留,还要将自己全家流放,这简直比杀了自己还要难受!

曾鉴更是没想到,自己已退为进的一招用错了地方,小皇帝与先帝爷相比,根本就是完全相反的两个极端!

事实上,曾鉴曾经多次这么干过。

比如当年先帝爷从谏如流,纳诸大臣言召还织造中官。

这织造中官,即是江宁、苏州、杭州各地设专局供应宫中织品的皇商,织造各项衣料及制帛诰敕彩缯之类,以供皇帝及宫廷祭祀颁赏之用,而大明于三处各置提督织造太监一人。

毕竟现在情况已经变了,不再是选择恢复《大明律》,还是选择坐视皇帝革除功名,而是他娘地因为曾鉴请辞,小皇帝现在非要革除功名不可!

按照常理而言,一個官员突然请辞致仕,而且没有任何说得过去的理由,说好听的就是此人淡泊名利,视功名富贵如粪土,对官场的尔虞我诈感到厌倦,所以选择坚守本心辞官归隐,比如历史上那些赫赫有名的隐士就是此列。

刘健、马文升和张敷华三人正在交换眼神,互相交换意见,想要达成一致,从而平息皇帝陛下心中的怒火。

“那五十六人罪证确凿,朕要用《大明律》严惩,尔等不让,朕要革除其功名,尔等亦不让!”

是的,怂了,不怂也不行!

曾鉴那心思被点破,彻底慌了手脚,直接跪伏在地上,连大气都不敢出。

中官邓瑢请求再次派遣,先帝爷耳根子太软竟然又许之,曾鉴等人极言反对,甚至不惜以请辞相逼,先帝爷这才下令减免三分之一。

是以,曾鉴立刻就怂了,当场选择磕头认错。

如此一来,这样自己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