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官吏哭,总好过百姓哭;一家哭,总好过一县哭!(2 / 3)

大明第一莽夫 朕闻上古 2831 字 11个月前

的态度不言而喻。

紧接着内阁首辅出面作保,解决了圣旨未经内阁的隐患,然后就该轮到兵部了。

圣旨没有问题,那调兵火牌呢?

兵部可曾勘验过?

这就需要他许进这位兵部尚书表态了。

许进还能怎么办?

上一任的前车之鉴,可就摆在眼前!

论资历论政绩论威望,许进都远远无法与刘大夏相提并论,所以他只能选择一条道走到黑,选择替汤昊灭火,与这位中山侯彻底绑定在一起!

只是汤昊这突如其来的做法,让身为局中人的许进很是不满,故而才会有此刻的兴师问罪。

“有没有意义,不是你一句话说了算的。”

汤昊放下郑和手札,然后起身看着许进。

二人对视良久,最终还是许进败下阵来,下意识地移开了目光。

“如何?”

“兵部尚书这个位置,坐得习惯吗?”

汤昊突然轻笑了一声,意味深长地开了口。

许进闻言没有回答,而是选择了沉默。

事实上,他这位新任大司马,现在并没有什么威信可言。

原因很简单,以往那兵部,可是刘大夏的一言堂!

毕竟刘大夏是四朝元老,又是先帝爷最器重信任的心腹重臣,其威望压服一个兵部上下,那自然是绰绰有余的。

而且在兵部内部体系里面,刘大夏是无可争议的一把手,那二把手就是兵部左侍郎熊绣了!

大明以左为尊,熊绣是左侍郎,而许进只是右侍郎,矮了半截。

偏偏这熊绣又是刘大夏、李东阳等湖广乡党选中的大司马接班人,一应边情重务,刘大夏全都要跟熊绣商议之后再做决定,这就使得熊绣在兵部衙署内威望极高,被视为无可争议的下一任大司马。

现在好了,刘大夏被迫致仕,熊绣外放为两广总督,而他许进则是再进一步,成了大司马!

这种局势之下,许进这个兵部尚书,处境要多尴尬就有多尴尬!

此刻他的沉默,已经震耳欲聋了。

汤昊见状摸着下巴,问出了一个看似毫不相干的问题。

“兵部里面的官员,湖广籍有多少?”

许进闻言豁然抬头,神情也变得迟疑了起来。

汤昊这个问题,很是诛心。

兵部衙署内,湖广籍官员,本就不在少数。

尤其是刘大夏与熊绣执掌兵部事务,大肆提拔重用亲近,这兵部里面的湖广籍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