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9章 :高原变农田改造实验(3 / 7)

单单是蔬菜的需求量就大大减少,大家自己有菜地,更多的选择自己种菜,绿色健康又经济实惠。”

“所以对于增加新的耕地,我们的需求并不是那么迫切,但技术还是要研究的,将来有需要的时候也可以随时用上。”

南骏鹏笑着和刘飞说起来。

南骏鹏说的是实话,现在是真的不缺地。

以前的时候,国土面积虽然很大,但有很大一部分的区域都是高原、沙漠、戈壁等荒漠地区。

像西疆的面积足足有166万平方千米,但人口却是只有2000多万,因为西疆这边大部分的区域都是沙漠和戈壁,这些沙漠和戈壁是没有什么作用的土地。

现在通过改造,沙漠、戈壁变成了草原、森林,变成了庞大的农业区,让粮食、蔬菜、水果、肉类的产量大增,足以养活大量的人口。

而且随着西部大开发的持续进行,两亿多人口迁移到西北地区,让以前的荒漠地区变成了人间乐土,人口分布更加均衡,土地利用率大大提高。

逆城市化发展之下,大量人口回流农村地区,以前农村地区有很多荒芜的土地,现在也随着大家的回流而全部被重新利用起来。

这些因素都极大的减轻了土地压力,现在确实是不缺耕地。

不缺地的同时,粮食、蔬菜、水果、肉蛋之类的农副产品价格也是大幅度的下降,尤其是蔬菜的价格下降的特别厉害。

因为大家都有自己的菜地,现在非常流行在自己家的菜园子里面种菜。

自己种出来的菜新鲜、健康,吃着放心,而且也更好吃。

很简单,现在市场上的西红柿基本上很多都是催熟的,并不是熟了之后采摘的。

因为要考虑到运输的时间,太熟采摘的话会大规模的烂掉,根本就卖不出价钱,商贩要亏本的。

在没有完全熟的时候采摘,喷上催熟剂,利于保险、运输,也可以放的更久,商贩就最喜欢的。

至于消费者的健康以及西红柿的口感等等就不是他们考虑的因素了。

这也是为什么超市里面购买的西红柿往往味道不如自己种植的西红柿。

自己种植的西红柿可以等到它完成成熟之后来采摘,而且没有喷各种药水,不仅仅味道好,而且也更加的健康,甚至于可以说还更加的营养。

你要炒菜的时候去摘两个,又新鲜又好吃,吃过那种自己种的西红柿的都能够很明显的感觉出来其中的差别。

除了没有完全成熟就采摘之外,商品化的产品往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